景宁县举办百名非遗传承人集体收徒拜师仪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名师高徒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春色满园。6月16日上午,由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景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百名非遗传承人集体收徒拜师仪式在景宁孔庙隆重举行,20名学徒依照古礼,向十大国家、省、市、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拜师。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许卫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余晓军,市文广新局、县委宣传部、县人大、县政协、县文广局、县教育局等有关领导,我县非遗传承大师及徒弟、各级非遗传承人、诗词楹联学会的国学成员、实验一小部分学生、新闻媒体朋友等近500人观摩了拜师仪式。

 

  此次参加收徒仪式的有畲族民歌、畲族彩带编织技艺、菇民戏、畲医畲药、问凳、畲族头饰制作技艺、畲族三月三、畲族服饰、板龙、做功德等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20名学徒每批10名分为2批,在司仪的主持下,一齐向师傅递上拜师帖,集体向师傅恭敬大礼,向师傅献茶,师傅品茶,整个过程依照古礼进行,庄重而严肃。

 

  畲医畲药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雷建光代表师傅宣读师徒公约,表示师傅将毫无保留地向徒弟传授非遗,学生要努力学好非遗,并将继承和发扬、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努力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做畲乡的非遗薪火传人。雷智辉代表所有弟子宣读了拜师帖,表示自愿拜见非遗传承人为师,并且执弟子之礼,谨遵师训,团结同道,刻苦钻研,传承非遗技艺,弘扬畲族文化!

 

  在这批收徒拜师的10位师傅中,年龄最大的师傅已经有近80岁的高龄;参加拜师的20名徒弟中,有农民、有商人,还有3名在校学生,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0岁,还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非遗保护的关键是保护传承人,只有拥有稳定的传承人队伍,非遗保护工作才有支点。举办非遗传承人集体拜师仪式,是事关全县非遗保护长远发展的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为非遗青年搭建了成长的平台,旨在培养非遗人才,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对于青年非遗人才的快速成长,促进畲乡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拜师仪式结束后,参与此次活动的领导嘉宾和非遗师傅徒弟进行了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