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第五代铸剑师传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夕阳镶出西天的一抹绛红,漫天斜阳铺洒在一座简易棚子。棚内,一个消瘦的人影,一袭黑衣盘膝于地上,双膝之间赫然横着一枚枪头,隐隐散发着龙吟般的低吼。

      黑衣人慢慢抬起右手,轻抚枪头,缓缓地说道:“终于成了,也到了该现身的时候了!”

      这不是武侠小说里的桥段。

      甲午年冬,北京。黑衣人自报家门王加明,以北方冷兵器第五代传人的身份,向世人展示了失传百年的陀龙枪,震惊江湖。

      流亡塞北,“神兵王”祖训警后人

      东靠山林、北连平原的五常,多年来以大米清香美味闻名于世,每到收获季节,城里便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历史上的五常,在南宋时期被列为兵家重地。俗话说,有历史的地方就有传说,就有江湖。当地坊间有则传说:有位“神兵王”,原本善作刀枪剑戟,曾任朝廷御用仪仗兵器设计大师,也是江湖神兵器制造者。后吃了官司逃亡塞北,隐居五常一带。相传给金兀术兄弟设计制作过宣花板斧等重兵器,还曾被杀手追杀,后留下家训,“大隐于市得安稳,锻无精品不出世”。

      每逢坊间说起此事,众人多会付之一笑。然而他们不知,“神兵王”并非只是传说,江湖确有其人,其手艺代代相传,现已传至第五代。“神兵王”不止曾武林称王,还暗指“王家”,王家这代传人,正是前文中提到的黑衣人——王加明。

      口述图谱,老铁匠巧传手艺

      故事要从25年前说起。上世纪90年代,五常南面有户王姓人家。家中老者因善做生活类铁制器皿,街坊称他“王铁匠”。

      一天,“王铁匠”正挥着铁锤给邻居打挑水的铁桶钩,孙子王加明突然跑过来,哭着说:“爷,二军子拿把木剑不借我玩”,老爷子哪忍心孙子受委屈,当即说道:“别急,爷给你整把真家伙”,说完抄起一条铁条,叮叮当当打起来。一个时辰后,居然真的打出把半米长的铁剑,有形不说,剑身还有些许花纹,着实美观,有邻居看到赶忙问“王铁匠”,卖不卖?

      王加明拿着铁剑“威风”了几天,玩腻了,让爷爷给他打其他兵器。没想到,王老爷子也竟问他:“你想不想自己做点玩意儿?”

      “想,我要做天下独一无二的武器!”

      听到这句话,“王铁匠”眼中闪过一道亮光。这之后,“王铁匠”没事就给孙子讲三国和岳飞的故事,还专讲故事里的兵器。有时,老爷子就用木根在炉灰渣上画兵器给小孙子看。

      王加明渐渐长大,“王铁匠”终于向孙子道出了家族的秘密:“传说的‘神兵王’就是咱家,你就是第五代传人,所以才要‘王’加‘日月’。”

      接班传承,支窝棚重操旧业

      长大后的王加明靠做小生意持家,但一直没忘爷爷对他说过的秘密。他曾想过转行当个铁匠,却遭到父母的极力反对。

      不过,王加明内心一直没放下过造兵器的想法,有时会拿起儿时的刀剑把玩。几经思虑,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恢复王家“神兵王”的“江湖地位”。

      王加明说干就干,将积蓄全部拿出,回到已是棚户区的老房子,支起了爷爷曾用过的铁匠炉,当起了“铁匠”。还真别说,抡起铁锤,他浑身有说不出的舒坦……

      经过研究和实践,王加明渐渐琢磨出了其中的奥妙。他说,制造冷兵器以传统锻打为主,可充分表现兵器的优美外形,采用传统的“凹”式打磨,刃薄背厚,最大程度减少了重量,但又不失强度,呈现出古朴大气之美,再辅以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可充分表现兵器细腻俊美的一面,尤其长兵器工艺品表现出的艺术性,符合当代人的品位。

      遗憾的是,王家的兵器图谱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丢失了,王加明脑中的兵器画图,都是凭爷爷口述、自己发挥想象力绘制出的。2012年,王加明创造性地复原了一把青龙偃月刀,当即有人叫价10万元购买。

      “陀龙”出世,兵器大师震江湖

      “锻无精品不出世”,王加明时刻谨记家族祖训。“什么兵器才是精品,该是什么样子”,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王加明用了整整十年时间。

      十年的铸兵生涯,王加明继承了王家善做枪和戟的传统,他翻阅典籍,历史上的传说中英雄人物都用枪,而且枪是百兵之王。他暗自发誓,“要做一杆天下无双的枪”。

      2014年冬天,王加明来到河北卫视《我为艺术狂》节目,借助这一平台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展示了他历经两年打造而成的精品——陀龙枪,引来全场惊呼。

      精心打造的枪身配合红木雕刻成盘龙的枪托,气势非凡。这杆枪的灵感来自《岳飞传》,北方冷兵器大师再现了岳家二公子岳雷的神兵宝器——陀龙枪,也算别有深意。现场有嘉宾出价42万竞拍得手,微天下CEO周丹因为爱这杆枪,竟超出节目规则,出价100万元“抢”得了这杆枪。

      后记

      如今,王加明已经找到了一条发扬祖传手艺的最佳道路,将其转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给后人铭记,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就是最好的证明。

      王加明说,自己的北方冷兵器制造手艺一直是祖辈传承,但他下一代只有一个女儿,不适合传承。现在,他最要紧的事是收徒,不至于将“神兵王家”相忘于江湖,把冷兵器铸造手艺一直传下去。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