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创新发展中的实践探索”文化沙龙活动简报

2014年4月2日下午,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铁树斜街的93号院博物馆里,靳明堆绣艺术展开幕式如期举行。在开幕式结束后,93号院博物馆与中国文物网还联合举办一场以“非遗创新发展中的实践探索”为主题的文化沙龙活动,本次沙龙邀请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多个领域中与非遗及传统文化相关的多位业内人士,大家围坐在一起,就非遗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 陈慧)2014年4月2日下午,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铁树斜街的93号院博物馆里,靳明堆绣艺术展开幕式如期举行。在开幕式结束后,93号院博物馆与中国文物网还联合举办一场以“非遗创新发展中的实践探索”为主题的文化沙龙活动,本次沙龙邀请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多个领域中与非遗及传统文化相关的多位业内人士,大家围坐在一起,就非遗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非遗创新发展中的实践探索”文化沙龙活动现场

 

       出席本次沙龙的嘉宾有: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产业促进处处长刘玉勤,北京故宫博物院编辑部主任、经营管理处处长冯林英,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管理部副部长刘志洋,北京玩具协会副会长宁奭,热贡唐卡艺术家桑杰法师,老北京民俗专家李石,老北京民俗专家朱铁成,北京花市东二街道残联老师杨建平,堆绣艺术家靳明,苏绣艺术家马凤兰,草编艺术家李希祥,毛猴艺术家姜守煜,葫芦烙画艺术家王兆庚,93号院博物馆馆长蔺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文物网总经理蔺熠

 

       本次沙龙活动由中国文物网总经理蔺熠主持,他首先向在座的业内人士介绍了以继承、发展、传播中华文明为己任的中国文物网的概况,随后便引出了非遗如何创新、如何为现代人所接受等非遗创新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家也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建言献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玩具协会副会长宁奭


       北京玩具协会副会长宁奭认为,非遗的创新发展,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在非遗本身的创新上做文章,争取能够创作出更多的具有当前时代特色的非遗作品。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建立培训课程等方式,将非遗作为一项劳动技能传授给更多的失业人员,从而鼓励其以此进行创业或者再就业。

 

       宁奭发言摘录:“非遗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钻石,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使其能够更加闪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管理部副部长刘志洋

 

       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管理部副部长刘志洋,结合工美协会在发展传统工艺美术过程中所摸索出来的一整套成熟的模式,向大家进行了介绍。该模式即首先通过工美大师联谊会,为广大工艺美术工作者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而工美学会则在整个学术领域内进行相关的研究性工作。同时,工美协会还会把各种与工艺美术有关的商业资源进行对接,最终以工美集团的形式让其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化运作模式。

 

       刘志洋发言摘录:“工艺美术中存在着大量的非遗项目,要想更好地发展和传承好这些非遗项目,就要团结广大工艺美术工作者一起搭建更为接地气的平台,同时还要做好工艺美术工作者与政府的沟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热贡唐卡艺术家桑杰法师

 

       热贡唐卡艺术家桑杰法师认为,传承非遗,贵在坚守,同时还要去挖掘非遗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此外,他还特别提到了热贡唐卡艺术宫免费教授贫困家庭失学儿童学习唐卡的实例。在这一实例中,热贡唐卡艺术宫通过传授唐卡技艺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不仅解决了他们将来的生存和出路问题,而且也可以借此将唐卡这项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桑杰法师发言摘录:“传承非遗犹如弘扬佛法一般不容易,需要执着,更需要内涵。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其实也能帮助一些人找到他们的心灵归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京花市街道残联老师杨建平

 

       北京花市街道残联老师杨建平,结合花市街道教授残疾人学习绢花技艺的实例,介绍了将非遗培训与社区街道公益活动相结合的经验。

 

       杨建平发言摘录:“如果通过非遗技艺的培养,能使残疾人在社会上立足和就业是最好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不过还是要继续去尝试、去探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苏绣艺术家马凤兰

 

       苏绣艺术家马凤兰,介绍了自已与苏绣的渊源和在传承苏绣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苏绣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自己想法。

 

       马凤兰发言摘录:“要说苏绣的未来发展方向,我认为相关衍生品的开发不容忽视,比如我们目前就已经开发出了高级服装定制、耳环、手表、箱包、汽车枕套等多个品类,实际市场反响也非常的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老北京民俗专家朱铁成

 

       老北京民俗专家朱铁成认为,要想让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能够被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首先还是要使其能够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他以饺子的来历,绣鞋垫中的讲究等进行了生动的讲解,进一步说明了理解传统文化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朱铁成发言摘录:“就拿绣鞋垫来说,鞋垫四周的花边儿一定要用回文,意思就是说出去学徒、学手艺挣钱,最后还是要回归故里。脚心这个位置,也有规矩的,必须要绣一个正字,因为脚底下是鞋垫,鞋垫底下是鞋,脚心上绣一个正字,也就意味着正要压着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毛猴艺术家姜守煜

 

       毛猴艺术家姜守煜认为,93号博物馆在传承非遗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就如何将传统工艺美术更好地普及给下一代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姜守煜发言摘录:“非遗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很多非遗技艺,有些人可能连见都没见过,所以应该首先让他们去了解,去认识,而后他们才能去学习、去传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老北京民俗专家李石

 

       老北京民俗专家李石,首先介绍了非遗传承和普及的重要性,以及非遗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他还结合自己赴台进行文化交流的切身体会,说明了两岸之间进行传统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且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非遗工艺品的制作上提出自己的想法。

 

       李石发言摘录:“要想让人更好地了解和接受非遗,最关键的就是互动和体验。它就跟咱们看一个演出其实是一个道理,如果你仅仅只是做一名观众的话,那说到底还是旁观者,还是有距离,而要是能够亲身参与进去的话,就会对其产生更大的兴趣,也会对其更为关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堆绣艺术家靳明

 

       堆绣艺术家靳明认为,要想把非遗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让年轻人喜欢,就一定要让他们能够听得明,看得懂,学得会,只有这样他们才更容易去接受。

 

       靳明发言摘录:“非遗的发展,创新是关键,要让年轻人能够感觉到非遗其实是一件很炫、很酷的事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主任黄冰峰

 

       芯世界社会创新中心主任黄冰峰,介绍了社会创新的重要性,同时还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提出创新的步骤和要求,指出现代创新最大的特点就是“跨界”,并提出了“极创48小时”的方法以及对“创客”这个崭新的概念。

 

       黄冰峰发言摘录:“我们要在现代社会里让非遗沉淀下来,让它变成文化积淀的一部分。同时,还要通过一些跨界的方法,促进非遗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尽量多出一些既叫好又叫座的好作品,从而让中国非遗能够真正走向世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3号院博物馆馆长蔺炜

 

       93号院博物馆馆长蔺炜最后总结了大家之前的发言,并且提出了对于非遗创新发展来说最为关键的四点:一是要有美的欣赏,二是要有内涵和文化认同感、三是要注重体验、四是要跨界发展。

 

       蔺炜发言摘录:“非遗要想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必须要和当前的社会、市场和最新的技术结合在一起。”

 

       最终,本次“非遗创新发展中的实践探索”文化沙龙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小白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