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山古镇千米长宴开席 吃富硒宴赏汉服
昨日,中山古镇“千米长宴”现场。 记者 邹飞 摄
重庆商报讯 喷香的烟熏豆腐、软糯的回锅肉、可口的石板糍粑……伴随着一声“开席喽”,一年一度的年味大餐——中山古镇千米长宴14日中午如期开席,古镇老街顿时被游人挤得水泄不通,在感受古镇魅力的同时,美味的宴席更是让人大饱口福。
一双筷子吃遍一条街
14日,江津中山古镇老街,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挂着成串的红灯笼,古街的青石板路上,一桌桌风格各异的美食一字排开。这是古镇居民们自家的团年宴,也是他们为游客准备的宴客餐。
中山古镇千米长宴,源于当地民俗文化。多年来,古镇居民一直有当街设宴、招待客人的习俗,而摆千米长宴则始于2005年。大家在春节前后,约定一天,把自家做的传统饭菜,摆成宴席,安放在古镇老街的青石板路上,一桌桌连接起来,既招待自家客人,也供游客免费品尝。
“早就知道这里的千米长宴了,今天专门来凑热闹的。”家住渝北的古林当天专门邀请了几个兄弟前往,一人拿着一双筷子沿街一桌一桌地挨着吃。“吃团年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感受到久违的浓浓年味。”
来往的人流让本就狭窄的老街更显拥挤,尽管如此,个个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手里握着一双筷子,捧着一只碗,走到哪吃到哪。
千米长宴持续两天
去年,千米长宴推出的20多道富硒菜品,绿色又健康,大受游客欢迎。今年宴席,富硒菜品不仅全部保留,让旅客大饱口福,还特地推出了新的特色菜品。
千米长宴开席当天,又是情人节,作为爱情圣地的中山古镇更是吸引了近2万名游客纷沓而至。应广大游客要求,今年千米长宴宴客时间延长了,由原来的一天变成两天。除了情人节当天,昨日,仍有近2万名游客前往凑热闹,欣赏杀年猪、祭祀祈福、民俗拜年、打盆端菜、挂檐灯、赏灯和漂长寿河灯等多项传统民俗活动。
汉服文化节搭便车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千米长宴新加入了汉服元素,首届汉服文化节同期进行。宋锦、唐装、水袖舞……由江津区汉服文化协会带来的汉服秀节目吸引了游人驻足围观,百余位汉服爱好者为来到中山的八方游客带来了美轮美奂的汉服走秀表演。
在千米长宴开幕式上,华美飘逸的汉服走秀让人眼前一亮。宴席过程中,一百多位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民族各个朝代的30余款“流行服饰”,穿行在古镇古色古香的老街上,让人恍若时光倒流,梦回灿烂辉煌的大汉王朝。
“平时大家都去穿流行时装,自己对汉服并不了解。看了表演才知道汉服的内涵。”游客张婧说。
中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山古镇是一座以历史文化为支撑,以民风民俗为特色的千年古镇,千百年来,华夏文明在这里生长繁荣、交相辉映。而汉服正是体现华夏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因此,今年首次将汉服元素融入千米长宴,在彰显古镇魅力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关注汉族文明,激发民族自豪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