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添彩助力

      近年来,龙岩巧借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多措并举促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旅游新亮点。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对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使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被誉为近代中华谜圣的永定籍张起南先生在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享有盛名,留下了近2万谜条佳作和多篇中华灯谜艺术研究理论,是我市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逢春节、元宵期间,举办“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户外灯谜竞猜活动,为广大市民展示了近千条谜作,让市民进一步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的同时丰富市民的休闲旅游项目。二是整合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景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间文艺调演、汇演,增强景区文化互动性。刚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采茶灯》作为我市对外宣传、旅游演出的保留剧目,目前在龙岩三大主题景区定时定点为游客展示,深受广大游客和当地市民的普遍赞誉。三是建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旅游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较为集中的区域,实施整体性保护,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连城四堡雕版印刷术,目前已建立了四堡雕版印刷基地供游客参观、学习。

      截止目前,龙岩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十余万条,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6项、省级非遗名录2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5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