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砖雕师传承家族六代手艺 申请非遗获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彦沿用传统立面雕刻的办法,先将数块砖立着拼在一起,然后站着雕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彦自己研制的砖已经是第三代,采用5种土烧制,重量轻气眼少,最大可以达到1.2米见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微型古建筑的瓦薄如蝉翼,为此设备投入就有几十万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砖雕工作室设计得尽量接近传统工作状态,为徒弟们营造传统气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创的微型古建筑是用真正的黄土泥经过特殊工艺烧制而成,它是一座精美的建筑实体

      非遗申请获批,给张彦带来了巨大感情慰藉和精神鼓励,面对鱼龙混杂的砖雕市场环境,要想使这门家传六代的技艺传承下去、让六个徒弟能维持生计,张彦只能通过其他经营来维持京城砖雕的延续。和其他许多非遗传承人一样,对于他来说,技艺的延续远比挣钱重要,技艺的延续更多的是一份对祖先的承诺和对后人的责任。

      砖雕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一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多用于建筑物的雕刻装饰,是用钢凿等工具在水磨的青砖上钻打雕琢出各种人物、花卉、动物、书法等图案的雕刻作品。其种类有浮雕、透雕和线刻等,通常配合石雕、木雕等作品配合用在古建筑的不同部位。京城砖雕艺术被称为中国砖雕艺术的“四大名旦”(京雕、徽雕、苏雕、晋雕)之一,是古都北京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老北京城,人们把砖雕称为雕花砖、老砖花。北京京城砖雕以老北京的东、西城区胡同里的四合院建筑最为典型。大多作为京城官吏、富豪宅院的厅堂、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山墙和园林等建筑的装饰,其雕刻精巧,富贵华丽。随着历史的变革,老一辈砖雕艺人相继作古,这一特有京城官式风格的砖雕技艺也渐渐地面临失传。1989年,京城砖雕第六代传人张彦,为了让这门古老的北京砖雕艺术能与现代艺术文化环境接轨和学术交流,把具有京城官式风格的北京砖雕艺术品,首先定名为“京城砖雕”,后来,人们得知京城砖雕现在只有张姓家族承传此艺,又称为“京城张氏砖雕”。

      京城砖雕有着近400年历史,但由于当年砖雕艺人来自民间,社会地位低下,其从业经历、技艺等都没有文字记载,因此现在可以考证的只能从张氏砖雕的第三代传人张廷武说起,据砖雕张第四代传人张泰和口述:张氏家族原是工艺世家,世代以建筑雕刻、彩画、泥塑手艺为业。张氏砖雕的先祖,是从江苏南京征招来京建造皇城的工匠,传到张廷武这一辈是张氏砖雕的第三代。如今在北京地区只有京城砖雕第六代传人张彦、刘海荣夫妇二人为正宗家传,目前还保持着纯手工制作的技艺特征。

      时事变迁,但是张彦始终没有放弃砖雕。为了让家传的砖雕手艺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张彦夫妇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北京袖珍砖雕艺术品”,以老北京四合院建筑上的砖雕装饰构件为蓝本,选用上等澄浆泥青砖,纯手工精雕而成,原汁原味保留了老北京砖雕的古韵味,成为最具北京地域文化特色的礼品和旅游纪念品。

      不仅如此,张彦还浓缩二十多年研究实践经验,首创“中国微型古建筑”,填补了一项中国古建结构研究的空白。

      张氏砖雕还以过硬的技艺和品质成为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国家重点工程——北京奥运村景观砖雕,张彦用正宗的京城砖雕技艺精雕出一组青龙、旺财、双鱼和朱雀的《国腾》砖雕作品,再现了京城砖雕的韵味和艺术魅力,使其30年的不懈努力有了回报。

      张彦说:“在非凡年代里,想学手艺只能是偷学,父辈们白天干活儿,晚上偷偷教他技艺。10岁那年,父亲曾满怀期盼地对他说,要把家传技艺传下去,要写书,让砖雕技艺延续下去。”今年年内,由张彦撰写的10万多字的砖雕专著将出版,这是唯一一本由砖雕传承人撰写的技艺性书籍。为了这份承诺,张彦还将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