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非遗传人春节扎竹马 60余年完成300多匹
窗外传来的鞭炮声在寂静的山村上空炸响,农历马年的春节到了。84岁的沈迎老人一早起床,坐在屋里加快了手上的工作进度,为每年正月十五的花会游街制作竹马。 南关竹马已600年历史 南关竹马,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出自延庆县永宁镇南关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村里唯一的非遗传人,沈迎老人做了60多年的竹马,加起来有300多匹,几乎延庆县的竹马都出自他一人之手。 在南关村,每年的正月十五,村民都要跳起自编的竹马舞。据说,明清时期的永宁地区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年战争频繁,盼望安定
窗外传来的鞭炮声在寂静的山村上空炸响,农历马年的春节到了。84岁的沈迎老人一早起床,坐在屋里加快了手上的工作进度,为每年正月十五的花会游街制作竹马。
南关竹马已600年历史
南关竹马,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出自延庆县永宁镇南关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村里唯一的非遗传人,沈迎老人做了60多年的竹马,加起来有300多匹,几乎延庆县的竹马都出自他一人之手。
在南关村,每年的正月十五,村民都要跳起自编的竹马舞。据说,明清时期的永宁地区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年战争频繁,盼望安定和睦的永宁人便根据《昭君出塞》的故事创造了这种古老的舞蹈。
竹马舞需要16匹竹马和两只竹骆驼,竹马有黄马、红马和白马三种。打头阵的是匹黄色竹马,高大精神。跳舞的时候,村民将竹马套在身上,策马扬鞭,一队人马又唱又跳。
一匹竹马要20多道工序
“早先的竹马都要从北京城里买,路途太远,村里人就自己学着编。”沈迎在20岁出头的时候,便跟随村里的两个老艺人学扎竹马,当年的小学徒如今成为技艺高超的手工艺大师。
看似简单的竹马,制作起来要比想象的复杂许多,一个人制作一匹竹马至少需要四五天,一般需要破竹、糊纸、糊布、画彩、上漆等20多道工序,其中仅糊纸、糊布就需要糊三层纸和四层布。工艺最复杂的要数制作马头,编织马头的竹条只有手指般粗细,而且竹条要按照马头的弧度弯出不同的曲线。
今年是农历马年,竹马成为全村的吉祥物,村里要为竹马舞制作一匹新竹马。小年刚过,沈迎老人就开始忙碌起来,每天工作3个小时,马头、马身子已经做完,就差马屁股部分。
制作竹马的工具很简单:竹条、刀、斧子、锤子、锯子,还有一根蜡烛。沈迎拿起一根1.5米长的竹条,用蜡烛熏了熏表皮,让竹条表面受热,又用大火燎了燎竹片,在竹条两端弯出弧线,接着再用铁丝将竹条固定成型,成为支撑马屁股的一根骨架。
一根根坚硬的竹片仿佛具有弹力,任凭老人弯曲。“没有几十年的经验,竹条一弯就断。”沈迎老人的孙子沈博仪站在一旁打下手,他说自己尝试过很多次,爷爷拿捏的火候他就是掌握不了。
责任编辑:八宝钿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