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专家探讨珠算回归小学

刚刚于12月4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珠算,早在十余年前就已退出小学教学。昨天,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进行“头脑风暴”,纷纷为珠算回归小学生身边出谋划策。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昨天举办了中国珠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特别顾问迟海滨介绍,就在我国将珠算从小学的必修课中剔除时,日本却坚持在中小学教育中普及珠算。“这个1。2亿人口的国家,有100万人学习珠算。甚至工厂招工都要考珠算,他们认为会珠算的人素质更好。”他说,2005年起马来西亚也将珠算列入小学一、二年级的必修课。

在我国,虽然珠算重返小学必修课还很难短时期内实现,但专家们也想到了不少“曲线救国”的办法。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陈飞龙建议,可以先把现有的珠算学会和珠算博物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有兴趣的小学生课余时间在博物馆、文化馆积极参与珠算学习和竞赛活动,培养兴趣小组。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主任丁岩则想到,可以把珠算和平板电脑游戏结合起来,开发一种打算盘游戏。孩子们玩儿游戏获得评分,可以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游戏化了的珠算,其承载的文化功能会有很大损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提醒,珠算的传承一定要手脑并用,也就是一定要亲自动手打算盘。如果把珠算操作按钮化,就无法锻炼人的手脑配合,这样传承珠算的价值也就不够丰满。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