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截至目前,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的25个传统农业系统中,有两个在中南美洲,一个是智利的智鲁岛屿农业系统,另一个是秘鲁的安第斯高原农业系统,均于2005年被列为首批GIAHS保护试点。此外,该地区的巴西“亚马逊黑土地系统”、法属圭亚那“瓦亚纳林农轮作系统”、墨西哥“浮田复合农业系统”和“庭院农业系统”被FAO列为GIAHS候选点。

智鲁岛是马铃薯的起源中心,曾经有2500多个马铃薯品种,现存的大约200多种。这些传统马铃薯品种对于当地的食物安全非常重要,也是改良全球范围马铃薯品种的基因库。当地居民已在智鲁岛居住了7000多年,他们通过口口相传的古老方法,至今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种植着本地马铃薯。智鲁岛还有一些本土大蒜、草莓和芒果品种,它们都是岛屿地区及其火山土壤的特有品种。燕麦、小麦和蔬菜是当地的生计作物。另外,智鲁岛是全球生态系统保护的25个优先地区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秘鲁安第斯高原农业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之一,包括峡谷、草地和高寒草甸,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该地区艾马拉人和盖丘亚族人世代驯化的作物品种多达177个,尤其重要的是众多的根茎类作物,其中马铃薯最为突出,当地主要有7个不同的马铃薯品种。另外一个大类是当地的谷物类,包括玉米和奎奴亚藜(Quinua)等。另外安第斯地区还出产很多豆类作物、胡萝卜等根茎类作物和当地特有的水果。安第斯还有一种特殊的驯养动物——阿尔帕卡驼羊,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羊毛。秘鲁安第斯高原农业系统最让人惊奇的特征是用于控制土地退化的梯田系统。从海拔2800米到4500米,可以发现三种主要的农业系统:玉米主要种植在低海拔地方(海拔2500~3500米),马铃薯主要种植在中海拔地方(海拔3500~3900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主要用作牧场,但也可以种植高海拔作物。在喀喀湖周围的高原上,农民们在其农田的周围挖掘沟渠将水引入到沟渠,这些水白天时被太阳加热,当夜间温度下降时,这些水可产生热气用以预防马铃薯及当地其他作物(如奎奴亚藜)等遭受霜冻危害。这种完善的农业系统具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使得这些传统系统在当地发展和保存下来。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下,通过遗产所在地政府、社区、农民、科学技术人员等的共同努力,在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途径探索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了显着成果。

一是提高政府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智利农业部结合GIAHS保护的目标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农村和当地土着居民在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成立了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农民和旅游业等在内的代表组成专门指导委员会,并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都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

二是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框架中。秘鲁将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相结合,对当地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相关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制定激励机制让农民积极参与到恢复、保护和利用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活动中。

三是积极推动有机农业发展。秘鲁进行了奎奴亚藜等的有机认证,发展GIAHS农产品品牌和服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智利也通过给遗产地产品打上标签,使它更具有地域特色,从而提高产品价格。

四是大力促进可持续旅游业发展。智利遗产所在地政府与旅游部门协商,联合设定了新的旅游路线,建立了乡村旅行社,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文化事业,让文化成为当地发展的推动力,并鼓励农民和酒店以及经营者之间开展合作,以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平贸易。

五是加强社区与农户能力建设。通过传统的集市和节庆活动,发行以当地特有农产品为内容的特色邮票,组织博览会等多种方式,普及生物多样性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地方政府、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识。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