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嵩山婚俗

作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嵩山婚俗,在登封境内,迎亲车队、婚宴、行礼,等等,东乡与西乡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很多时候,容易闹成误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唢呐闹喜添气氛

张丽是登封市大冶人,王兵是大金店人,明天就是他们的大喜之日。结婚的头天晚上,唢呐队演唱团在王兵家门口一直演奏到晚上11点多,除了唢呐,还有歌曲、舞蹈、豫剧等文艺节目。

结婚请唢呐演奏是登封婚俗。早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登封经济相对滞后,群众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谁家结婚,好事者当街放一条板凳,再在凳子上放一盒烟,或用红纸包个红包,请乐队停下演节目。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拦轿”看唢呐表演的也越来越少了。另外,登封讲究“送红”走哪条路,迎亲来回还走哪条路,意思是不能让新娘走两条路,对心上人一心一意。

骑马迎亲成时尚

结婚当天,张丽早早地就起床了,洗脸、盘头、化妆,然后就是等待车队迎接。迎亲车队是清一色奥迪,纯黑色。在迎亲车队的数量上,登封地区也有不同。有说去迎亲时应为单数,回来时为双数。意即新郎迎亲为一人,回来新郎新娘两个人,“夫妻双双把家还”。

迎亲的车队到王兵村口,新人改成了骑马。如今用骑马、花轿迎亲,在登封农村也成了一种时尚。城区偶尔也有用花轿的。大金店镇雷村花轿最早,目前已形成规模,一个村竟有五六十乘。

现在,在登封境内大金店镇大金店村、王上、安庙、文村等地,迎亲风俗骑马、花轿业发展十分兴盛。

新娘到家“吉利时”

一城两个习俗

11点多,迎亲的队伍已抵达。登封城西风俗是以新娘12点钟以前到家最为吉利。但是在城东,特别是大冶,新娘往往下午一两点到家也不算晚。

中午婚宴,因为拜亲还没有结束,12点多,婚宴还没开始,张丽的娘家人很不悦。拜完亲,婚宴才开始。不悦的张丽娘家人后来才明白,城西待客基本上是一次性招待,宾客必须等新娘迎娶回来,举行完婚礼之后才能就餐。

城东大冶等地待客,时兴的是流水席。不用借那么多桌凳餐具,宾客来着吃着,和新娘娶回来与否没关系。

拜天地 城东城西礼不同

拜天地时,礼生在一旁只管指导,并没有和新郎新娘一起行礼;张丽家乡的风俗是礼生不是以指导为主,而是直接与新郎一起行叩头大礼。张丽一头雾水,大冶和大金店同属登封,路程不过20公里。

后来张丽才明白,登封东西婚宴不同,礼节也各不相同。城西礼生以喊礼为主,礼生具体指导,新郎新娘在礼生喊唱指导下,向祖宗牌位、父母公婆行礼。礼生只作指导,不行礼。

一个城东一个城西,婚俗有这么多的不同之处,很多时候新郎新娘双方容易闹误会。张丽说:“入乡随俗,要尊重对方的习俗。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