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毛猴展津门风俗 入选河北区非遗保护名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任金生在制作毛猴。渤海早报记者 王晓明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任金生的毛猴作品。渤海早报记者 王晓明 摄

提到毛猴,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动物园里的一种猴子。其实,毛猴是一种用蝉蜕等中药制成的手工艺品。虽然这种民间手工艺发源于北京,但却在天津生根发芽得到发展。由天津市民协推荐参加本报“寻访天津民间手艺绝活”活动的河北区市民任金生是工艺毛猴的第四代传人,2011年工艺毛猴技艺入选河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任金生制作的毛猴工艺品“绝”在不但各种毛猴如人般惟妙惟肖表达着各种情景,还可以根据对方的创意和要求,现场设计制作毛猴工艺品。

走入任金生位于古文化街天后宫的工作室,屋里摆满了他创作的各种造型的毛猴。任金生告诉记者,他对毛猴制作工艺情有独钟。毛猴虽然用料简单,但表现力极强,可以模仿人的各种动作和生活场景,反映世间百态。目前,任金生创作的几件大型的代表作品,都是反映天津百姓在四合院里、大杂院中生活,以及过年、买药等人们日常活动的情景。

任金生告诉记者:“毛猴必须是纯手工制作,用料简单,工具也仅仅是剪刀、捏子、冲子、酒精灯等,其余全部是药店里能买到的辛荑、蝉蜕等中药。蝉蜕尖尖的头壳有鼻子有眼,正好用来制作毛猴的头部。辛荑椭圆形带细毛的外形正好可以用来制作成身体,蝉蜕的前爪粗大正好用来做毛猴的‘腿脚’,后爪细长有关节,在末端还有如同手掌一般的枝杈可以做‘胳膊和手’,再用白芨粘连制成。毛猴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再现中国传统的市井文化,妙趣横生。”除了毛猴制作外,对于作品表现的场景道具,如锅灶、土炕、门窗,都是任金生按原物比例缩小制作而成。随着任金生的毛猴制作手艺越来越纯熟,现在只要提供创意,他就可以现场设计制作各种场景的毛猴工艺品。

目前,任金生将多年的实践总结,整理出制作工艺要求等资料,准备招收年轻的工艺毛猴制作爱好者,将他的手艺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lmk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