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非遗”保护与传承再添生力军

  

经过认真申报和公开评选,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已“出炉”。分属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传统舞蹈等各大类别的39名民间艺人被确定为代表性传承人。从即日起至9月中旬,在经过15天的公示后,他们将成为我市“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全新生力军。

   

今年5月,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建立健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推荐工作在我市启动。嘉兴市级“非遗”项目仅存的传承人,市级“非遗”项目不同流派、风格、特色的代表性传承人,市级“非遗”项目某种独特知识、技能或传统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及市级“非遗”项目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或行业内被公认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传承人,均列入此次申报推荐中。

   

“2009年,嘉兴市评定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随着第二、三、四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的陆续公布,三年间,嘉兴许多民间瑰宝逐渐浮出水面,但与之相对应的传承人评定工作还未开展。此次申报推荐工作就是在为这些民间瑰宝落实保护和传承的责任人。”嘉兴市非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为后三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落实传承人的同时,此次评定工作也是在查漏补缺。因为随着传承人的不断老龄化,嘉兴部分“非遗”项目已出现传承人空缺情况,亟须填补空白,以确保市级“非遗”项目得到科学保护和有效传承。

   

据悉,经过两个多月的认真梳理和仔细筛选,嘉兴全市51名分属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几大类的传承人候选人进入评审阶段。其中,传统技艺类和传统美术类传承人占据大多数,均达到了10人以上。年龄上也有较大的层次跨度,既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也有年仅四十余岁的中年人。

   

经过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委员会评审,39名民间艺人最终进入推荐名单,成为新一批的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曲艺、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各1人,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医药各2人,传统舞蹈3人,民俗5人,传统技艺11人,传统美术12人。

   

“加上第一批评定的60名代表性传承人,嘉兴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将达99人。”该负责人表示,将这些原本就在“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民间艺人列入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既是对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对他们的希冀和要求,希望他们能更加积极地为嘉兴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lmk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