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首义广场今隆重祭奠缅怀辛亥革命英烈



今天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纪念日。上午10时,武汉市首义广场举行了缅怀英烈祭奠仪式,辛亥革命志士后裔与数千名群众一起,向英烈们表达了最深刻的纪念之情。
连日来,南京、广州等地也举行了各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活动。而作为“首义之城”的武汉,这两天的纪念活动自然不少,武汉市内各个与辛亥革命和武昌首义有关的纪念地也都修葺一新。
5000多人参加祭奠
武汉今天多云,气候宜人。一大早,不少武汉市民已经聚集在首义广场,等待祭奠仪式开始。
为了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首义广场在之前接受了综合改造,面积从原来的7.35万平方米一下子变成了21.95万平方米,足足扩张了两倍。
今天举行仪式的地点,位于新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北广场,隔着彭刘杨路与孙中山铜像、红楼等相望。祭台两侧,是两面巨大的暗红色浮雕墙,内容是武昌首义革命党起义军人以及攻占“起义门”的情景。
白底黑字的挽联分外显眼:“喋血武昌城民写辛亥史仰革命先行视死如归震古一枪摧帝制;引航北斗星众划南湖船看中华崛起开来继往铄今百代祭英魂。”5000多名各界群众庄严肃立,静静等待着仪式开始。
上午10时,伴随着10声钟响,祭奠仪式正式开始。
“辛亥革命英烈之灵位”缓缓被放置在祭案上,随后主祭以及两岸四地和旅居海外的辛亥革命志士后裔代表分别敬香。
各界人士向辛亥革命英烈敬献了花篮,之后为英烈们默哀。
主祭酹酒并恭读祭文,随后敬献祭文。然后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为英烈赠名追思,赠名为“敢为天下先”。群众代表向英烈灵位献花后,祭奠仪式宣告结束。
纪念邮票上午首发
在祭奠仪式之前,今天上午8时30分,《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在武汉首发。首发仪式的地点位于辛亥革命博物馆南广场。
此次中国邮政发行的这套纪念邮票共有2枚,另外还有1枚小型张。邮票名分别为“武昌起义”和“推翻帝制”,面值均为1.2元;小型张名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面值为6元。
“为了设计这组纪念邮票,我两次探访红楼和起义门。”邮票设计者、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晨说,“此外,我翻阅了大量历史图册、文献,考证了武昌起义新军的服装、枪炮甚至子弹匣。”
在创作“武昌起义”时,李晨选择了驻守武昌城外的革命党人举火为号,发动起义,并向楚望台集结作为场景。人物以群像方式呈现,背景选用的就是红楼。
此外,武汉市邮政局首义邮政所也将在今天正式开业,这是中国邮政史上第一个以历史事件来命名的邮局。据介绍,邮局前两天试营业的时候,已经有不少武汉市民慕名前来,在此寄出盖有“武汉/首义”字样邮戳的纪念封片。
博物馆15日全面开放
新建成的辛亥革命博物馆无疑是今天最吸引眼球的建筑。这个通体呈暗红色的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了2.2万多平方米。从远处看,很像几把尖刀从地下“破土而出”。从空中俯瞰,整个建筑则呈“V”字型,寓意胜利,也像一对展开的翅膀,颂扬了辛亥革命志士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
据了解,辛亥革命博物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专门介绍辛亥革命历史的展馆。前天,博物馆的首展《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已经开展,不过普通民众还得等到15日才能前往参观。届时,凭身份证件便可免费观展。
博物馆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共有7个展厅。序厅中最为醒目的,便是中国室内最大的壁雕《共和之基》。整座雕塑长50米、高8米、面积达400平方米,呈“V”字型走向,以浮雕结合圆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分为起义背景、武昌首义、创建共和三部分,涵盖“同盟会的成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等元素。
整个展览中,有不少新颖的展示方式,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180度环幕影院。这个影院放映的是专门为辛亥革命博物馆拍摄的影片《武昌首义》,影片还原了10月10日那夜武昌起义全过程的真实影像。在银幕下方是一个大型电子沙盘模型,展示了武昌旧城风貌,观众可以想象当年先烈们在此上演的传奇故事。
黎元洪入殓服首展
此次展览展出的700余件文物中,还有一些是首次公开展出,其中最有价值的便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入殓总统服饰和他当年使用的指挥刀,此前它们一直封存在湖北省博物馆文物库房里。
湖北省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文革”期间,位于武昌卓刀泉附近的黎元洪墓被红卫兵破坏。当年的目击者留下了这样的回忆:棺内的黎元洪左手握着元宝,着寿衣寿裤,腰间系寿带,胸前挂着勋章,头上戴了一顶和照片中无二的“总统冠”,它们均被红卫兵从其身上扒了下来,曾有人主张将它们和黎元洪的遗骸一起火化。最终,黎氏夫妇的遗骸被火化,骨灰不知所终,随葬品被省博派人取走。
这批随葬物品还包括一枚十八角的金属“元勋章”和一对金属胸章,其中一枚胸章由面盘和底座组成,面盘上印有五彩祥云和双龙戏珠图案,另一枚胸章只剩面盘,底座已散失。以往人们所见黎氏文物多是以他名义签发的文告,像这样直接与黎元洪相关的实物非常稀少,这些文物对研究黎元洪及辛亥革命均有着重要意义。
“起义门”修葺一新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营起义后,迅速控制中和门,参加起义的南湖马炮营得以从此门入城,在城头架炮轰击湖广总督府,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其他起义部队的战斗。
从此,中和门便改名为“起义门”。为了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将“起义门”的城楼城墙修葺一新,在东西两侧,分别复建230米和103米的城墙。同时,依城墙修建了一条风雨游廊。
新建于此的“首义碑林”,则汇集了毛泽东、朱德、董必武、宋庆龄等党与国家领导人和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黎元洪等革命先贤的原作墨宝。
主题群雕《首义烽火》是“首义碑林”中的重要看点,这座长25米,高6米,宽3.5米,以芝麻白花岗岩制作的群雕作品,讲述了辛亥首义革命军抢夺军械库、攻打起义门、迎接南湖炮队进城,打响首义第一枪的故事。
登上“起义门”的城楼,100年前起义部队使用的大炮仍架在那里。耳边似乎仍能听见当年隆隆的炮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