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民谣《阿里郎》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韩国媒体29号报道,韩国文物厅将于30号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韩国民谣《阿里郎》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网连线环球资讯驻韩国记者金敏国,介绍一下韩国《阿里郎》申遗的相关消息。

记者:韩国《中央日报》29号消息称,韩国文物厅将于本月30号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申请,将《阿里郎》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文物厅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在3月30号递交申请书,预计在今年就能完成最终审查。报道称,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于去年年底提出的2012年业务报告中表示,今年3月份将与朝方共同推动朝鲜半岛《阿里郎》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此后朝方一直没有理会,韩方此次决心准备单独申请。

报道还提到,中国的举动也非常引人关注。中国国务院去年6月将朝鲜族的《阿里郎》等列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韩民族阿里郎联合会理事金连甲表示,中国也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书的举措,韩方目前正在密切关注。他还指出,政府应就《阿里郎》积极与朝鲜方面加强交流,如果政府层面无法交流,那么应通过民间团体寻求解决方法。

主持人:《阿里郎》在韩国和朝鲜有很多版本,我们一开始听到的这段音乐就很有特色,能否给我们做一下介绍?

记者:《阿里郎》为朝鲜半岛最具代表性的口传民谣,它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版本的歌曲,包括韩国和朝鲜在内共有七八十首有关阿里郎的民谣。例如韩国江原道有江原道阿里郎、旌善阿里郎,全罗道一带有珍岛阿里郎,庆尚道有密阳阿里郎。另外,在朝鲜有庆尚道阿里郎、永川阿里郎、统一庆祝阿里郎等民谣和歌曲广为流传。这些歌曲有的旋律忧伤、抒情,也有欢快、流畅,但因歌词里都包含阿里郎这一词,这些歌曲都统称为阿里郎。

那么对于阿里郎这一词汇,迄今没有统一和准确地解释。有人说阿里郎的发音起源于“我离娘”,表达的是与心上人离别的意思,有人说是源自在庆尚道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阿娘传说”中,又有说法是起源于新罗始祖朴赫居士对其夫人阏英的赞美中由来等等。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