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烧制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坚守手工制作的底线

“手不离泥,泥不离手”。在刚刚结束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国家级非遗项目钧瓷烧制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任星航的技艺展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只见他撸起袖子,拿起从河南禹州带来的陶土,开始在转盘上拉起坯来。仅几分钟,原本硬邦邦的泥土就迅速幻化成了一个造型精美的器皿。能在现场如此近距离地观看到和泥、拉坯等传统手工制瓷技艺,让不少人大开眼界、直呼过瘾。
钧瓷始烧于唐代,成熟、鼎盛于宋代,是我国古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也是我国唯一以自然窑变呈现艺术效果的瓷种。自然窑变打破了中国高温陶瓷单一釉色的格局,经自然窑变形成的“釉色”“纹路”“釉画”堪称三大奇迹。钧瓷也以其“钧无双”的特质成为瓷器世界里的一朵奇葩,独特的窑变效果不但让每一件钧瓷作品都美若天成,同时也由于窑变反应的随机性,在世界上找不到两件花纹完全一样的钧瓷。因此,在坊间流传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说法,讲的就是一种火候的艺术。“传统的钧瓷烧制技艺难就难在对火候、温度等烧制因素的准确把握上,这种能力只有通过言传身教和多年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任星航说。钧瓷烧制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志则十分注重对每一道工序的严格把关,“钧瓷的生产工艺极为复杂,从选料到烧成,72道工序道道都是坎,无论哪道工序出现纰漏,都可能前功尽弃。”
任星航是著名钧瓷专家任坚的儿子,是任氏钧瓷的第七代传人。新中国成立后,任坚曾主持过钧窑厂的恢复生产工作,任星航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钧窑传统烧制技艺十分痴迷,在钧瓷窑炉的建造、釉料配制等研究领域多有建树。他始终记得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把钧瓷干干”(方言,意为干下去)。带着这样一个情结,面对传统柴烧钧瓷制作技艺濒临消亡的现状,自1999年开始,任星航潜心研究,用十几年的时间逐一还原了在各个历史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钧瓷窑炉,恢复了古老的柴烧技艺。任星航说:“要传承和发展钧瓷,就应该在研究和参考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抓住艺术的魂,找到其根本所在。”据悉,作为钧瓷烧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任星航早就着手培养新生力量,收徒传艺,现已拥有几十名传人,这些弟子已逐渐发展成为禹州钧瓷界的中坚力量。
如今,由两位代表性传承人领导的河南省禹州市杨志钧窑有限公司和星航钧窑有限公司,都已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他们在当地积极开展核心技艺的整理、记录、建档和实物征集等工作,在生产上坚持核心技艺和既定流程不改变,以传统技法制作产品。
对于今后生产性保护工作的开展,杨志说,他会坚守手工制作的底线,同时也会引入一些现代的设计理念。“在发展中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从事非遗产品的生产,与其他的市场开发不同,我们还肩负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要把这一艺术形式原汁原味地传下去,这需要耐心,需要等待,有时还需要忍受寂寞和孤独,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好薪火相传的接力手。”
为了确保钧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禹州市委、市政府在保护、传承、发展、规范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中国钧瓷研究所、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中国钧瓷文献特藏馆、中国钧瓷窑炉博物馆,连续举办了7届中国禹州钧瓷文化艺术节,不断加大对它的传承、保护力度。
在推进钧瓷产业化的过程中,禹州市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规模化、品牌化生产,提高他们的组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目前由全市160多家企业组成的钧瓷产业集群,年产钧瓷230多万件。近10年来,先后有48种360多件钧瓷珍品登上博鳌论坛、上海世博会等重大的国际交往舞台,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和国际友人。为了不断提高传承、创新能力,禹州市还设立了钧瓷发展奖励基金,组建了钧瓷研究所,开办了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探索钧瓷烧制新工艺,先后获得国家专利43项。
从小作坊向品牌企业发展,从钧瓷生产企业向钧瓷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河南禹州正在进行着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有益尝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