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将申遗

晚报讯 首场在上海举行的世博公众论坛将聚焦上海的石库门文化。记者昨天从主办方获悉,本次“世博论坛·上海石库门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将围绕石库门的保护传承和更新利用这一主题,形成一系列成果,包括启动“上海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通“上海石库门网站”、成立“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形成上海石库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上海石库门共识》等。

所谓 “上海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指的主要就是石库门的建造工艺。据了解,上海最早的石库门出现在1852年至1870年间,到1949年时,上海共有9214条石库门里弄,建筑总量达到208万,是上海城市近代历史重要标志。随着时代变迁,不少老的石库门房子被拆。由于石库门建筑占地面积较大,在土地资源紧缺的今天,要在上海再建造新的石库门建筑已不太可能,石库门几乎成了这座城市中的“濒危建筑”。卢湾区政府于2007年4月将 “上海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列入第一批卢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卢湾区政府与同济大学等相关学术机构签约合作,启动“上海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今年3月20日,卢湾区已完成 “上海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专家评审程序;在本次世博公众论坛上,“上海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也将启动。

遗存了大量涵盖各时期、各类型石库门里弄住宅的卢湾区,已探索出以 “步高里”为代表的原生态保护模式、以“新天地”为代表的商业开发模式、以“田子坊”为代表的城市更新模式等多种保护传承、更新利用石库门的模式,并通过增设卫生设施、清水红砖外墙修复、安装消防喷淋、调换公用部位电线、整治空调外机、雨篷等方法,保护修缮遗存的石库门里弄住宅,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