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徐定昌、陈爱明来到北京合璧兴陶瓷艺术馆,参加在这里举办的"中青年青瓷大师作品展"。他们为各界青瓷爱好者开办讲座,助推青瓷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已正式列入今年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名单。这是中国陶瓷工艺第一次挺进世界"非遗"候选名单,龙泉青瓷有可能成为我国陶瓷类"非遗"的第一张世界级名片。

徐定昌、陈爱明两位大师在讲座中介绍,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艺。其制作与技能性主要表现在原料配制、成型装饰、高温烧成等方面。具体包括粉碎、淘洗、陈腐、练泥、成型、晾干、修坯、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烧成等13道工序。在1700余年的传承过程中,这些工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青瓷烧制技艺。

据介绍,徐定昌的作品以薄胎厚釉的南宋官窑风格为主打,造型古朴典雅,器物温润如玉,精湛的修坯工艺使作品显得玲珑乖巧,让人百看不厌;而陈爱明擅长龙泉青瓷工艺美术造型,以及跳刀纹饰、铜红绞泥的制作和研究,其作品清奇淡雅,肃静端庄。

龙泉青瓷始于五代南朝,兴于北宋,盛于南宋,古代龙泉哥窑是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一。翁利说,瓷器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象征,龙泉青瓷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众多知名博物馆里都有收藏,2007年"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来的瓷器也大多出于龙泉窑系。

徐定昌和陈爱明两位大师表示,青瓷产业需要当代艺术家们的关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是每个艺术家的责任。一旦"申遗"成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将走向世界,真正成为全人类共同文化财产。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