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杂技亮相非遗节

传统杂技和舞蹈、魔术等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甚至还有变脸、吐火等非遗项目元素,会带给人怎样的奇特感官?昨日,记者从非遗节分会场金沙遗址博物馆获悉,刚结束全国首轮巡演的成都艺术剧院杂技团返回成都参加非遗节演出,7日上午的首场就创下2000余名观众人数的金沙分会场演出纪录。11日至14日,还有4场杂技专场在金沙遗址博物馆西山水景舞台登场。

成都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杂技尽管还没进入省市非遗保护名录,但其悠久的历史和自成体系的技艺肯定属于非遗产项目,而且全国各地的杂技还有所不同,将来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杂技很可能会成为非遗保护新名录中的生力军。有别于传统魔术,成都艺术剧院杂技团带来的主题为蜀乡技艺的杂技演出内容充实了不少。既传承了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杂技技艺,又结合了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来进行演示。融合了话剧、魔术、驯兽表演等多种表演形式,全剧还注入了浓郁的成都文化元素,川剧的变脸、四川音乐小调等也都被融入舞台之中。

据介绍,演员均为成都市首台大型魔幻杂技剧《魔幻金沙》的剧组演员。该剧仅用时3个月创作完成,自去年11月18日、19日两场成都首演后,便开始了首轮巡演,在上海宛平剧院的半年时间内共完成138场的驻场演出。

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主委会的安排,成都艺术剧院杂技团的演员们还将分别在本月的11日上午11时和12日、13日、14日晚8时在西山水景舞台呈现一台杂技专场演出,其中观众们还可以欣赏到大型魔幻杂技剧《魔幻金沙》剧中的部分节目。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