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意识淡泊 云南名菜“缺席”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桥米线、汽锅鸡早已蜚声中外,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云南名吃,但因为相关企业的品牌意识缺乏,云南众多名菜没有一道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云南省餐饮美食行业协会(以下简称“餐美协”)素食分会常务副会长关明介绍,餐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部分,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餐饮业的重视。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平时耳熟能详的美食,如北京全聚德挂炉烤鸭、北京便宜坊焖炉烤鸭、北京东来顺涮羊肉、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山西龙须拉面和刀削面、福建佛跳墙、浙江金华火腿等等。遗憾的是,云南没有一项与饮食有关的项目入选。

关明表示,在云南餐饮界,一些有识之士早就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餐饮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2008年,“餐美协”专门为此召开了两次会议,邀请昆明几家过桥米线巨头共聚一处,商议过桥米线“申遗”,但是几大巨头对“申遗”的重要意义及蕴含在其中的宝贵商机并不理解,而且也涉及到过桥米线的传承及支系问题,所以云南过桥米线的“申遗”工作被迫搁浅。

目前的局势已经非常不利于云南的各种名吃,在超市中已经出现了广西、深圳、四川生产的方便“过桥米线”,再不“申遗”,过桥米线这张云南美食的名片或许会“花落别家”。谈到目前云南餐饮“申遗”现状时,关明表示了上述忧虑。

在云南大力发展餐饮业的背景下,许多云南餐饮企业都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是部分企业的发展还停留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与餐饮业发达的省份比较,在塑造品牌方面还不成熟。关明认为,目前云南省的餐饮企业使用品牌时还不规范,而且菜品缺乏标准,1000个人做的千张肉有1000种标准,标准的模糊是塑造品牌的大敌。“申遗”就可以达到规范标准的目的,而且“申遗”本身具备宣传效应,“申遗”成功有助于扩大滇菜影响,使滇菜走出云南有了可靠的“底牌”。

据悉,“餐美协”目前正在加紧过桥米线、汽锅鸡的“申遗”步骤,而且宜良烤鸭的“申遗”工作也在宜良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两年,我们有望在今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看到云南美食的身影。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