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龄童唱响咸水歌

中山网讯 记者日前获悉,我市“非遗”保护工程又添一传承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的牌匾在坦洲镇新合小学的大门口挂了起来。

中山咸水歌是极具特色的民歌,于200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坦洲镇是中山咸水歌的主要传唱地区之一,而地处大涌口的新合村又是坦洲咸水歌的主要发祥地,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农民、渔民都喜欢唱咸水歌,并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

新合小学共有学生500多人,大多是附近农民和渔民的子弟。为更好地承传中山咸水歌,该学校从2006年起实施咸水歌进课堂,编辑水乡民歌校本课程作为教材,在全校推广咸水歌教学,由教师教唱,并请来当地的民歌手作指导。同时,该学校还成立了民歌队,除进行重点训练外,这支民歌队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的民歌大赛活动,屡获殊荣,为传承咸水歌起到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