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免税”梅花泉酒千年后有望杭州重现
杭州的梅花泉酒是南宋皇帝赵构御准的免税酒,在经历千年之后,目前有望在杭州重新生产、面市,梅花泉酒酿制 传统技艺也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名录。7月6日,梅花泉酒恢复工作正式展开。
据村民介绍,相传千百年前,南宋高宗赵构在过西溪时,曾经到一家名叫九间楼的酒肆里, 品尝当地的梅花泉酒。酒后兴起,当场御书不为酒税处5字赐予这家酒肆,九间楼也因此而获免酒税。梅花泉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当地人介绍说,留下酿酒的历史可追溯至宋朝。留下柏家园的梅花泉,为酿酒业提供了丰沛而优质的水源。据说,这口得天独厚的泉水,涌起时每每作五瓣梅花的形状,故称作梅花泉。好水出好酒,留下先民利用家门口的这股好泉,酿制出了传承千百年的梅花泉酒。清代吴祖枚的《西溪联吟》就有梅花泉酒诗,称:平生癖性傲梅花,犹爱梅花酿酒嘉。甘洌独堪供隐逸,清真不许醉 豪华。浅斟月下杯凝白,细嚼林间脸衬霞。始信惠泉名可胜,品醇弥觉雅情赊。
建国前当地3家官酱园,还都有梅花泉酒酿制。而此后多年,因物资的日益丰富,它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相关人士介绍说,2008年,留下街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挖掘过程中,找到了‘梅花泉酒酿制传统技艺传承人岑琪琳。1958年进西湖酒厂当学徒的他,目前是浙江省和商业部黄酒评酒委员。据他介绍,梅花泉酒酿制传统技艺,生产用原料为粳米、糯米、小麦、酒药、麦曲菌种、焦糖色等。原料经过筛、浸米、蒸饭、摊冷、落作、主发酵、开耙、灌坛后酵、榨酒、澄清、勾兑、煎酒、灌坛陈酿3年以上,即为成品酒。酿造酒的工具大部分为木、竹及陶瓷制品,少量为锡制品:主要有瓦缸、酒坛、草缸盖、米筛、蒸桶、底桶、竹簟、木耙、大划脚、小划脚、木钩、木铲、挽斗、漏斗、木榨、煎壶、汰壶等。梅花泉酒不仅是杭州人的一段记忆,它更承载着杭州千年的酒文化,对它的保护是杭州人的一种情结。最近,梅花泉酒酿制传统技艺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西湖区文化部门、留下街道办事处和西湖酒厂将共同成立梅花泉酒恢复小组,整理出梅花泉酒资料,将正式恢复梅花泉酒品牌,尘封千年的免税梅花泉酒将于杭州重新于世人见面。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