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科尔沁旗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工作

阿鲁科尔沁旗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工作,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购置电脑,安排车辆,深入到基层,做了大量的调查采访工作。经过严格筛选整理,向上申报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有6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阿日奔苏木婚礼》、《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冰上阿日嘎》、《蒙古康乐牌》、《祝赞词》和《蒙古族服饰图案》。2008年,有两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阿日奔苏木婚礼》和《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同时,已经有10人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1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阿日奔苏木婚礼》是阿鲁科尔沁旗阿日奔苏木地区的蒙古族传统婚俗。它是在蒙古族漫长的游牧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婚俗,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特色,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诚实豪放的性格和多彩多姿的生活。婚礼主持人和祝赞词家,在婚礼过程中所用的祝赞词,是蒙古族口头文学的精品。婚礼中的蒙古包、乘马、勒勒车、蒙古族服装、蒙古族奶食品和肉食品以及婚礼上演唱的一些蒙古族长调歌曲,均表现了草原蒙古族特有的文化。《阿日奔苏木婚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勒勒车,曾经是阿鲁科尔沁旗最有效的交通工具,为当地蒙古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制作勒勒车,虽然只用锛子、斧子、凿子和锯等简单的木工工具,技术工艺简单易学,但在勒勒车制作的技艺里,却蕴涵了许多科学道理,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完)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