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梳篦

百年前,常州的梳篦沿着京杭运河,走进上海、扬州寻常百姓家,走进清廷权贵的梳妆台,走向东南亚、西欧等国。百年老字号“老卜恒顺”的梳篦,被选送参加1915年巴拿马和1926年费城世博会,分别夺得世博会银奖和金奖。

梳篦俗称木梳、篦箕,古常州梳子多以象牙、黄杨木、枣木等制作,再饰以雕刻等装饰。篦箕,是一种用竹丝编成的梳子,齿密而富有弹性,用于去除发垢等。常州篦箕经73道工序制作,镶上象牙、牛角、木料等,在百年前,不仅是各家各户的日用品,更是一种装饰品。

最晚从乾隆年间开始,常州梳篦生产的行业地盘已差不多占据了常州城的一半。而其中又以老字号老卜恒顺梳篦店最具规模,它的产品每年进贡宫廷,作为御品。民国时期,正是老卜恒顺店的梳篦,代表常州梳篦业两度参加世博会,获得奖牌。

两张泛黄的奖状陈列在常州梳篦厂梳篦博物馆内。据史料记载,中国商品在巴拿马和费城博览会上获奖数千,但如今留下的真品已不多见。因此,梳篦博物馆的两张奖凭真品,就显得尤为珍贵。

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奖状上,图中央绘着3位女神像,左上角是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侧身像,右上角为1513年发现太平洋的西班牙航海家巴尔沃亚。奖状的正中,用英文注明“银质奖,老卜恒顺”。

1926年,美国为纪念独立150周年而举办的费城世博会奖状上,左上方印着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全身像,右上方则是美国裁缝师罗丝,她设计并缝制了第一面美国国旗。在这张奖状下方,用英文书写着“金质奖,老卜恒顺”。

2008年,常州梳篦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