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水也作琵琶声

琵琶声声迎奥运

琵琶起于唐朝,盛于江南,有“民乐之王”之称。然而,深处东北、设立县制仅百年的辽源市却被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民族管弦乐学会命名为“中国琵琶之乡”。

辽源之所以获得“中国琵琶之乡”美誉,因为辽源在国内琵琶界所取得的成就无人可及:每年考入国内重点音乐院校的琵琶专业学生,三个人中就有一名来自辽源,特别是每年考入国内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的学生,有一半以上是辽源学生。目前,经辽源培养输送到全国各大音乐院校的琵琶专业学生有540余名,其中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等全国九大重点音乐学院学生就有150余名,著名的“女子十二乐坊”乐队中有3名琵琶手都曾在辽源学习琵琶。我国著名国际古琴大师、演奏家、教育家李祥霆先生发出“国际罕见现象”的惊叹。

2007年8月,辽源百名琵琶学生应邀参加“中国心·奥运情”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大型民族器乐演奏会”,北京居庸关长城上,百名学子齐奏《阳春古曲》,以气势磅礴、响彻云霄的演奏为奥运喝彩。在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中,辽源学生张雅迪和杨天凭分别夺得了琵琶专业第一名和第三名。今年1月,远赴香港参加“2008-2009亚洲小演奏家音乐节暨华夏民族器乐大赛总决赛”的辽源市显顺琵琶学校11名选手,凭借娴熟的演奏和高超的技法,一路过关斩将,包揽了少年组齐奏和独奏两项金奖,加上获得青年组金奖的中央音乐学院辽源籍学生李胜男,在琵琶类器乐的6个金奖中,辽源籍学生共获得了3个。省委书记王珉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了使琵琶这个民族乐器得到传承和发扬,2004年,辽源在国内最高音乐殿堂——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大厅,举办了《辽源之春》琵琶独奏音乐会,演奏者全部来自辽源。这在全国民乐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把“中国琵琶之乡”的美誉授予辽源市,从此,琵琶从独领千年风骚的江南移到了东北辽源。2006年,在辽源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500万元的显顺琵琶学校第一期工程破土动工。学校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教学楼面积7800平方米,学校以琵琶专业为龙头,还开设古筝、二胡、竹笛、扬琴、钢琴、声乐、舞蹈、美术、表演、播音主持等近20个专业,设有容纳300多人高专业水准的音乐厅和宽敞的大教室、琴房,成为一个集琵琶教学、人才培养、艺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基地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殿堂。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李光华感叹道:“辽源作为一个地级城市,能建起这样一所声名远播的音乐专业学校,真可谓‘九州一校,千载一时’。”显顺琵琶学校还与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大学音乐学院等重点音乐学院达成联合办学及联办教学实习基地的意向和协议,开办艺术初、高中班。来自日本和北京、香港、广东等地的600余名学生在这里学习琵琶。

琵琶产业在辽源蓬勃发展起来,国家文化部正式把辽源命名为“中国琵琶之乡”,显顺琵琶学校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管弦乐学会把显顺琵琶学校确定为“全国琵琶培训基地”。最近,显顺琵琶学校校长周显顺被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琵琶之乡杰出传承人”。 应国家文化部之邀,今年夏天,显顺琵琶学校参加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第三届“文化中国·维也纳金色大厅青少年文艺晚会”。

莫道江南丝竹好,辽水也作琵琶声。琵琶这个古老的民族乐器在辽源得到了传承,并正在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