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天文历算人才短缺人才队伍青黄不接

2008年,藏族天文历算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此,藏族天文历算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藏族天文历算的现状如何呢?

自从去年天文历算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自治区非遗办拨出专款50万元,于今年6月份开始,对达普天文观测台这一具有重要文物价值遗址进行了修复。”多吉次仁说,“我们整理了20部极具价值的天文历算珍贵古籍,很快就出版,这些古籍很多老专家都没有见过,要全部出版需要200多万元资金,自治区非遗办曾表示将给予资金支持。为此,我们已向自治区非遗办提交了申请报告。

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人才短缺问题。”他说,目前,西藏天文历算研究所只有8位研究人员,平均年龄在51岁,天文历算研究面临人才断层的危机。他建议,自治区应加大投入,加快天文历算研究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