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举办蒙古族非遗项目类比赛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处处洋溢着民间文化的浓郁气息。来自伊犁、塔城、博州、巴州、阿勒泰等5个地州13个县市的民间艺人相聚在这里,将世代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在人们眼前。全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比赛给人们带来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大餐。
和布克赛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格尔》的故乡,闻名遐迩的《江格尔》史诗,是英勇、聪慧的蒙古族人民为中华文明和人类文化宝库所增添的瑰宝,其诗词所涉及的历史区域延绵亚洲、欧洲许多地区和国家,其学者的研究活动成为国际性活动。经过多年的走访、考察和论证,特别是经过国内外《江格尔》史诗专家的考证,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是《江格尔》史诗流传年代长远、收集章节齐全、民间传说遗迹众多、江格尔艺人最多的地方,被国际学者公认为是《江格尔》文化的发源地。这一珍贵的文化载体蕴含着新疆蒙古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记者了解到,2005年,江格尔文化成功申报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托布秀尔音乐被列为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为该县发展江格尔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该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为原则,深入挖掘该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积极打造“文化强县”,成功开展举办了两届江格尔文化旅游节,召开中国·新疆江格尔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内蒙古、乌鲁木齐等地成功上演四幕四场《江格尔》史诗歌舞剧等一系列活动。<
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李建军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存活传承下去,就要保护好它的生态环境,让它在人们中间生生不息,在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传承发展,对于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远意义。
学习交流展示江格尔说唱艺术
新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比赛大会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举行,来自全疆各地的50多名选手要在两天时间内参加江格尔说唱、蒙古族长调及祝赞词的比赛。
此次活动由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民宗委、自治区文联主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
和布克赛尔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三大民族英雄史诗之一 《江格尔》的发源地,享有江格尔故乡”的美誉,有江格尔说唱、托布秀尔、阿肯弹唱等独具特色、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有岩画、古墓、王爷府旧址及古城遗址等古迹;还有龙脊谷、哈尔尕图、双湖等风光独特的自然景观及蒙王府热气泉等特色旅游资源。
闻名遐迩的《江格尔》史诗,是英勇、聪慧的蒙古族人民为中华文明和人类文化宝库奉献的瑰宝,其诗词所涉及的历史区域延绵亚洲、欧洲许多地区和国家,其学者的研究活动成为国际性活动。经过多年的走访、考察和论证,特别是国内外《江格尔》史诗专家的考证,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是《江格尔》史诗流传年代长远、收集章节齐全、民间传说遗迹众多、江格尔艺人最多的地方,被国际学者公认为是《江格尔》文化的发源地。
2005年,江格尔文化成功申报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托布秀尔音乐被列入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为该县发展江格尔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该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为原则,深入挖掘该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积极打造“文化强县”,成功举办了两届江格尔文化旅游节、召开了中国·新疆江格尔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内蒙古等地成功上演了四幕四场《江格尔》史诗歌舞剧等一系列活动。
此次比赛大会上,全疆各地的江格尔奇相聚在一起,学习、交流、展示江格尔说唱艺术,对发扬光大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话剧《大巴扎》投入排练
继话剧《马市巷子的老院子》之后,8月6日,新疆话剧团成立了新剧目《大巴扎》的剧组,并正式投入排练。
新剧目《大巴扎》是话剧《马市巷子的老院子》的姊妹篇,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乌鲁木齐市大巴扎的繁荣、发展和变化,在繁荣、发展和变化中,维、汉、回、哈萨克族等各民族商户,和谐相处,团结互助,共谋发展。剧中人物有手工艺制作者,有做小买卖的、有做服装生意的,还有开饭馆的,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在做生意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还有他们的爱情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
据了解,此剧本从今年4月份开始创作,编剧为方铮、戈弋,经过5次修改,最终定稿。现在,自治区文化厅投入20万元启动资金,新疆话剧团共有4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这部新剧目的排练。剧组将于9月底完成排练。
新疆首届群星耀天山群众才艺比赛本周四开赛
8月13日至20日,来自新疆4000余名才艺爱好者将分别在乌鲁木齐市新中剧院、工人文化宫、自治区群艺馆、兵团猛进秦剧团、市博物馆进行首届“群星耀天山”群众才艺比赛,优秀选手将有机会被推荐参加年底举行的全国群星奖比赛。
本次大赛主题是“歌颂民族团结,建设和谐新疆,感恩伟大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是自治区继“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和“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之后推出的又一大型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截至6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群艺馆已收到来自全疆13个地(州、市)上报各类节目(作品)1000余件,参赛人员达到4000余人,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73岁。
本次参赛年龄分为少儿、成年、老年三个大组,比赛内容分为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9个比赛项目。
8月13日至19日在新中剧院等地进行表演类节目复赛、决赛;8月15日至25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评选后,获奖作品将在市博物馆进行为期一周的展览;8月20日将在新中剧院举行颁奖晚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