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神机”再问世 阎良农民重现指南车

传说中黄帝大战蚩尤时起了关键作用的“神机”指南车是什么样?古籍中未详细记载,后人只知其做法失传。昨日在西安市阎良区的非遗展览上,51岁的农民杨水利推出一辆漆黑色怪异小车,说就是黄帝时代的指南车,而这是他琢磨了数十年“重新创造的。

远古黄帝靠神机破蚩尤

在中国古代典籍记载中,约5千年前,轩辕黄帝大战蚩尤之时,黄帝被困在蚩尤发动的弥天大雾中,在黄帝一筹莫展之时,天空中缓缓降下一位仙女,手上捧着一个长九寸阔八寸的玉匣,内有一本天篆文册龙甲神章,之后,黄帝根据书里的记载,制造出了用来指示方向的“神机”指南车并依靠它走出迷雾,终于打败了蚩尤。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介绍,指南车又叫司南,是古代战争时用于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相传在黄帝时已经开始使用了,但具体制作方法记载并不全面。据考证,三国魏马钧于青龙3年(235年)也制造了指南车,虽有记载,但造法几乎失传。

-神奇琢磨数十年农民造“神机” 昨日上午,在西安市阎良区举行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阎良武屯镇杨新庄村的农民杨水利身旁的一辆奇怪的手推车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这辆漆黑色的手推车没有车厢,车身由两个木轮子和一个黑色的小木人组成,黑色的小木人举起右臂指向远方,杨水利说,这就是黄帝打败蚩尤时用的指南车。

看到大家的不解,杨水利推起车走到广场空地上,将小木人的胳膊指向南方,然后推着车子在原地转圈,果然,无论杨水利推着车子如何转动,这辆“指南车”上小木人的胳膊始终指向南方,这是什么原理呢?如果是用磁石来指南,就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杨水利称,指南车完全是机械原理,车身没有一块磁石。

他琢磨指南车的原理花费了二十多年。

-原理用差速实现“指南功能

小时候,父亲告诉我,黄帝的时候就有了一种指南车,靠机械作用指示方向。之后我就一直琢磨,到了我快30岁,一次修车的时候,懂得了差速原理,恍然大悟。杨水利说。

在这辆指南车上,有几根绳子绕在两个车轮上,小木人下放的坐基上,也有绳索穿梭其中,杨水利介绍,车身里有几个齿轮,在车子右转的时候,车轮上的绳索带动车身齿轮转动,在几个齿轮的相互作用下,让车上的小木人向左转动,车身向右转多少度,小木人也就向左转多少度,以此来保证小木人胳膊的指向永远朝着一个方向。

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指南车并非只能指南,根据原理,只要将车上小木人的手臂设置到什么方向,就会永远指向什么方向,从而保证在古代行军中军队始终朝正确方向前进,也就是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解读是对古代科学的再创造既然指南车的制作方法失传,杨水利是否真的还原了黄帝时代的指南车造法?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我国古代对一些科学技术的记载并不是很全面,有些只有只言片语的记载,或者只说了原理,或者只说了外观,所以导致指南车的做法没有确切的记载,现在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研究重新制作出来,并不能说就是还原了黄帝时代的指南车,它的原理或者和古人一样,但具体结构可能并不一样。王智说。

那该如何界定杨水利的指南车呢?

这并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因为非遗具有传承性,杨水利根据典籍思想,自己重新解释原来的传统科技文化,如果要说,那应当成为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是对科学技术的再创造。王智认为。

原理介绍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指南车与指南针等相比在指南的原理上截然不同。它是一种双轮独辕车。车上立有一个木人,一手伸臂直指,只要在车开始移动前,根据天象将木人的手指向南方,以后不管车向东还是向西转,由于车内有一种能够自动离合的齿轮系定向装置,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