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民族,由于生存环境、历史遭遇等的不同,形成了色彩独特的民俗系列。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宝贵财富,适当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保护民俗文化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内兴起了民俗文化开发热潮。各种民间艺术节、民俗文化节、民俗文化村等纷纷登场,喧嚣一时。开发热潮的兴起,带来了对民俗文化过度开发和重复建设的问题。过度开发主要表现有两种:一种是有很多节日活动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并不高,更有甚者是与文化或艺术没有多少关系,比如有些地方搞的“状元节”、“西瓜节”、“风筝节”等等,生拉硬扯,巧立名目,这样的艺术节或民俗节让人啼笑皆非;还有一种就是其活动有一定的文化性或艺术性,但商业气氛太浓,即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型。前台是民俗艺术的展览或表演,后台坐满了准备签约的企业家们,周围则挂满了花花绿绿的广告,与其说是民俗文化的展览,不如说是商品展销会。这些都是以民俗或文化作为幌子,宣称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地方民俗艺术,实际上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种种对民俗文化的掠夺性开发,将民俗中的文化成分榨干,剩下追逐商业利益的内核,最终导致了民俗文化的枯竭。
民俗文化的重复建设在上个世纪末很严重,特别是深圳民俗文化村的经营成功,刺激了其他地方大力建造民俗文化村。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同一个县甚至同一个乡就有几个内容相似的民俗文化村。热潮过后,一些没有多少特色,或重复建设的民俗文化村,逐渐衰落,直至无人问津。如此极大地浪费了当地的资源。
那么合理开发传统民俗文化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首先民俗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就会永久地消失,因此对于它的开发,不能急功近利,不应该过分追求其经济收益,而更应该关注它的社会效益、远期效益,做好保护与发展的工作。其次民俗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特性,如地域性,因此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必须做好民俗文化的宣传与研究工作,不仅是让外人能认识它,还要让本地人更深入地理解它,然后才能继承和发展。再次,防止民俗文化景点的重复建设,将能够代表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集中起来展示。最后,民俗文化的开发,要政府、企业和普通民众的共同参与,特别是普通民众,他们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 | |
|
|
责任编辑:
|
上篇文章:优秀民俗文化如何传承??? |
下篇新闻:没有了 |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