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文化高层论坛鹤壁宣言

    淇水汤汤,太行巍巍;阳春正月,春和景明,鹤壁诚邀,群贤毕至。我们从四面八方聚集中原鹤壁进行学术交流并向社会发布守护民族文化传统,积极推进文化全面、健康、持久发展和繁荣的鹤壁春节文化宣言。

    我们研究春节文化,是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不断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日。在对春天的理解中、对年的理解中、对岁的理解中,我们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己的思维方式、审美需求,包括我们的信仰方式,这是我们特殊而神圣的历史文化遗产。春节不仅仅是现在时态的民俗生活,它以民族记忆的形式保存了这个民族几乎全部的文化生活内容。随着全球化态势的发展,信息化加快了人们生活的步伐,中国正处在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特殊历史时刻。此时,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对外来文明的广泛接受,尤其是年轻一代曾经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包括那些诸如春节期间一些十分重要的民俗生活内容,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记忆力的减退。今天,我们面向世界,更加清醒地认识理解了以春节为代表的民族传统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价值意义。

    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传承是有选择的,包括社会选择和历史选择。当然,在民族文化发展中,发展它并不是简单地去接受外来文化,也绝对不是排斥外来文化。文化是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个性,以此形成不同的标志和文化发展活力。春节文化中的信仰和种种表现形式,诸如拜年、敬奉祖先等仪式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礼仪。如当年毛泽东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河南省鹤壁地处中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以浚县正月庙会为典型,形成古老而生动的风俗画、交响诗。这是一种文化秩序。正月庙会不仅属于浚县,属于鹤壁,而且属于河南,属于中国;它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在,属于未来。它是春节文化的历史活标本,是千百万民众自己的大舞台。

    我们的祖先把文化发展规律总结为“礼失求诸野”,当精神文明出现缺失的时候要在广大人民大众中间去寻找。春节是我国人民最为虔诚信奉的节日。全球化大趋势使多个民族文化共融为现代文明,在这个时刻每一个民族都有对自己文化捍卫和传承的权利。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国春节文化,本届高层论坛通过学术交流,学者们达成共识:一、促进东亚各国春节文化的考察和比较研究;二、深入挖掘春节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多彩的表现形式;三、积极推进春节文化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四、以浚县正月庙会为调研对象,不断扩大浚县正月庙会文化品牌的国内外影响。

    春节文化充满希望和活力。正月的庙会属于社会,属于民众,是春天的高歌。让我们聚集在《诗经》的淇水河畔,聚集在中国文化的太行山麓,研究春节文化;让我们热烈拥抱中国文化无比灿烂的春天!

    向云驹、陶立璠、王耀、宋纯鹏、吕军、夏挽群、邹明华、陈江风、程健君、高有鹏、贾蕙萱、万建中、郑土有、陈连山、萧放、陈勤建、杨万娟、刘亚虎、崔宪、马玉臣、卫绍生、刘坤太、乔台山、孟宪明、王永宽、张先飞、黄涛、刘丰、林坚、祝晓风、刘涛、孙龙、杜洁芳、向星、胡德岭、李乐民、陶恬、牛建强、张金星、倪宝成、杨复俊、刘晓峰、魏敏、齐馨芳、刘炳强等。

    2010年2月27日



责任编辑:
上篇文章:万余人公祭轩辕黄帝 百字祭文寄托共同愿望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