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北京魅力

  5月4日,北京作为省市区第一个启动世博活动周的城市,甫一亮相就吸引众多目光。为期5天的活动周期间,体现北京元素的花车巡游和服装展示、非遗展示、由三个篇章构成的“宝钢大舞台”广场文艺演出、首次设立的残疾人综合馆“生命阳光馆”的展示、魅力首都经济推介会等内容丰富的活动内容将让游客大饱眼福的同时,感受北京首都的迷人魅力。

  在所有活动中,笔者认为最具匠心、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非遗展示了。北京作为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都,其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宝贵财富,有些甚至是中国的宝贵财富,在世博这一全世界关注、各种文化交融的舞台上,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具有别样的意义。

  非遗展示传播了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我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当今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信息的发达和传播渠道的畅通让每一个国家都不得不重视信息传播,而文化作为信息的一种,同样需要精心传播,才能获得认知和认同。在世博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舞台上,向中外游客展示非遗,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也将取得不俗的传播效果。

  非遗展示让世人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相比于文字和图片展示,最直观最感性也最能让人接受的莫过于现场展示了。此次北京活动周的非遗现场展示中,14位非遗继承人集体亮相,现场制作成品,有生动异常的猴王皮影,有表情生动的面塑,有现场武打的鬃人,有栩栩如生的玻璃葡萄 在制作过程中,非遗继承人将和观众进行互动,讲解制作过程、历史沿革、文化意味等等,观众在好奇中了解,在了解中赞叹,在赞叹中喜爱。这样近距离地接触非遗,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世界各地游客的心中。

  非遗展示体现了古典和现代的交融,体现了世博的包容性。具有近200年历史的世博会走到今天,已经极具现代感。从具有现代风格的展馆到融汇了各种科技元素的展示手段,无不体现了人类现代化进程的优秀成果。而北京活动周的非遗展示则和世博的大环境恰恰相反,其展现的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的是手工艺人的魅力,似乎和世博格格不入。其实,非遗展示恰恰体现了世博包容的特点 各个名族、各种文化都能在这个舞台上绽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遗展示超越了其传播文化的自身意义。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上海世博]“河姆渡之约”非遗姚剧今亮相世博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