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泥咕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浚县杨玘屯村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沽沽”的集中产地,素有“泥玩具之乡”、“泥塑第一村”之称,被民俗学专家称为研究历史的活化石,是典型的地域文化,2006年,泥咕咕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家列入抢救保护项目。
浚县泥塑艺术是以胶泥为原料,手工捏制人或动物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颜色以黑、赭石、白等为底色,蓝、绿、白、黄、红为花纹图案颜色,颜色不经调和,是用原色直接绘画,很具有民俗乡村韵味。”
浚县泥塑主要集中在杨玘屯,据史料记载,在隋末农民起义军与隋军的战争中,双方为争夺黎阳仓,有一员叫杨玘的大将在此屯兵,故后人将此村命名为杨玘屯村。当时,为了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战友,将士们常捏制一些鸪鸪、战马、骑兵等以表怀念之情。现在,浚县泥塑的创作题材有了很大拓展,又出现了狮子、小鸟、十二生肖等。其特点继承并发展了古代雕塑的传统工艺,显得古朴、活泼、夸张而又豪放。
浚县泥塑发展至今,已分化出各具特色的三大流派:以王蓝田为代表的泥咕咕派;以“泥猴张”张希和为代表的泥猴派;以宋学海、宋庆春为代表的泥玩派。王派采用传统手法捏制的泥咕咕可发出“咕咕”的声音, 其造型古朴、活泼,色彩斑斓。作品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王蓝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民间工艺大师。王派传人王学峰在继承父辈传统捏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2007年,王学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被文化部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作品“吉祥奥运”、“五福娃”、“狮子滚绣球”经奥组委评审,参加了“扬帆奥运•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精品巡展”首展”;张派是以捏制泥猴而出名,故名为“泥猴张”,捏制的有杂技泥猴、顶缸泥猴、说唱猴、观月猴、舞蹈猴、抽烟猴、醉酒猴等等,这些猴子造型奇特、虚构合理、变形得当、引人发笑。“泥猴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工艺美术家”称号。以宋学海为代表的宋派捏制吹可发声的泥人、泥马、十二生肖等,被人称为“泥人宋”。他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被河南省文联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作品先后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博物馆院等单位收藏。三大流派的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浚县政府对泥塑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壮大非常重视,为此,引导其专门成立了“泥塑艺术研究会”,组建了杨玘屯泥塑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农户运作模式。杨纪屯泥塑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现有职工1000多人,中层管理人员30人,销售人员50人,策划人员10人,外地销售网点5个,年产泥塑产品80余万件,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2007年,公司规划建设了泥塑原生态村项目。该项目位于距国家4A景区——大伾山1公里的杨玘屯村。以大伾山景区为依托,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文化贯穿其中,形成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休闲、动手参与等为一体的绿色时尚消费产业园。建设内容包括泥塑博物馆、泥塑艺术培训学校、生产车间、艺术烧制窑、生态园区等,总投资147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发展泥塑作坊200个,带动就业5000人,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税300万元。
责任编辑:依侬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