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文化在传承中勃发
本报电 近日,从江苏省宜兴市陶协获悉,宜兴将于5月10日至14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上海世博展”,168件(套)展品将作为宜兴陶瓷艺术最高档次和品位的杰出代表,借“百年世博”,向海内外宾朋展示宜兴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
宜兴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陶都,以紫砂为代表的陶文化是宜兴地域文化的核心品牌。“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陶文化充斥着宜兴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铸就了宜兴城市特有的精气神。宜兴陶文化始于史前、兴于宋代、盛于明代、延及当代。紫砂陶、均陶、青瓷、精陶和彩陶是宜兴陶瓷的“五朵金花”,尤其是紫砂技艺,由于文人的介入和文化品位的提高,使之享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赞誉,成为东方文化明珠。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通过借助宜兴陶瓷行业协会、紫砂行业协会和社会资本等的具体操作,宜兴陶艺界纷纷创办各类研究院、个人工作室和作品展示馆,在世界各地举办主题作品展,制作陶艺类影视节目,设计陶文化旅游线路,承办国际交流论坛,建设超大规模的中国陶都陶瓷城,通过各种途径手段,加强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从而弘扬陶瓷文化,推介宜兴的陶瓷艺术产品。同时,宜兴加快为紫砂陶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程,发布紫砂陶器国家标准,明确紫砂陶器概念,并设立宜兴紫砂陶艺遗产保护区和紫砂陶艺研究所,又投入巨资建造宜兴紫砂博物馆,用于收藏和展览紫砂产品、生产工具和历史文献等。此外,宜兴市在一些学校开设《紫砂》乡土课程,采取给手工陶艺艺人经济补助的办法,鼓励他们收徒弟,培养手工陶艺的传承人,以人的传承来保证工艺的传承。这样,宜兴的陶瓷文化既能守得住根本,保持住纯粹,又能在时代大潮中与时俱进,继承创新。
近日,坐落于宜兴市张渚镇的国家4A级著名景区——善卷洞风景区从文化部领回国家级“非遗”匾牌,这标志着宜兴“梁祝故里”正式被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记述梁祝故事早于其他地方1130多年,是梁祝史料文献记载最多的地方,为繁荣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宜兴依托善卷洞风景区成立“华夏梁祝文化研究会”,打造“梁祝文化博物园”,不断加大了对“梁祝”遗迹遗址的保护、修缮力度,用独特的角度演绎和弘扬梁祝忠贞不渝的爱情,表达着宜兴“忠”的城市品格。
一个地方的特色或吸引力,来自自然和历史文化两个方面。宜兴在大力推进生态转型、建设山水城市的同时,牢固树立“文化就是资源,历史就是优势”的理念,正用矢志传承悠久文脉的赤子之心,编织着这座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依侬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