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商户民俗文化节摆展台 还没开业被砸两次

  5月3日下午两点钟,记者接到市民胡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0889088称,在李沧区沧口维客广场上,2010年青岛民俗文化节在广场上设的展会大棚被人砸烂了,参加展会的商户和一包包的货物都摆在广场上。

  展台没摆好就被人砸坏了

  接到热线反映,记者迅速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记者发现该广场中间有三个白色的大棚,记者在其中最北面的一个大棚外面,发现很多商户已经把正要展出的几十个大袋子全部堆在了外面,商户们都坐在棚子外面等待警察的处理结果。

  进入展棚里面,凌乱不堪的展柜隔板散落一地,展棚里面有的支架已经断裂,随时都可能掉落,更危险的是这些展棚的支架上都缠有供商户照明用的电线,看起来很不安全。而展棚的“墙壁”,一些白色的挡风布,基本上都被用利器划开,或者是撕坏。

  在现场的商户们纷纷向记者描述了刚才的过程,“刚才太吓人了,突然就从那边冲出来好多人,看着得有四五十人,过来就砸东西。”“有拿着铁棍的,有拿着刀的,那刀得二十多公分。”一位商户边说边向记者比划,“没有打人,也没有抢我们的东西,就是把展位砸坏,挡风的布划烂了,你看看这些口子都是刀划的。”另一位商户指着棚内地上散落的板子和挡风用的布给记者看。

  一位来自浙江的商户何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是来自浙江、广东、大连和青岛本地的小商户,来了得有二百多人。所有的商户基本上都是做南方特色的针织丝绸制品的,受区政府的邀请4月30日组团抵达青岛,来参加为期八天的民俗文化节的服装展会,但是没想到这展会还没开始却已经要结束了。

  “其实我们到的第二天准备展台时,晚上就被那个商场里面的商户出来砸了一次了。明天我们这边的展台就要开业,今天他们又来这里这样闹,真是没法开业了。”何女士向记者说,“现在这么一闹我们都不敢把货摆出来了,只能在包里放着,你也看到了地上这么多货,一天不开业我们都是在赔钱。”

  其他的商户也告诉记者,本来都是想着被邀请五一来这里做展会,能有人气好好做做生意,但是没想到生意还没做成,就发生了这样不愉快的事,其中不少商户打起了退堂鼓。但是他们也表示,即使要走,也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同时他们还告诉记者,砸东西的人是从旁边的购物广场里走出来的人。

  购物广场商户表示不知道此事

  随后记者顺着商户的指引来到了旁边的广大购物广场。进入购物广场后,当记者问起这个事情时,门口的保安刘师傅表示不知道,“但是外面的商户说是从咱这个商场出去的人,砸掉了他们的展柜?”记者又问道。

  问到这里,刘师傅带我们往商场里面走,说:“我带你走走看,我们这里的商铺都是一家一家独立的,这里面的店主不可能放下自己的店铺出去把他们的展棚给砸了吧?要是出去了自己家的东西被别人拿走了怎么办啊?你说是吧!也可能是外面的人从我们这里往外走。”

  记者在广场内的一些店铺询问此事时,几乎所有的店主都表示不知道这个事情,没听说过这个情况。当记者又走回门口时,在门口的一家店铺,店主刘女士给记者的答复和别的商户一样,没看见也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

  相关部门会妥善解决此事

  对于这个民俗文化节的展会,记者了解到是由李沧区文化新闻出版局主办的。随后,记者找到了主办方,李沧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的王恕民局长对记者说,此次展会是为了打造李沧区生态商都举办的,希望通过活动吸引人气,但是没有想到商户之间会因为这个情况出现矛盾。对于广场外商户的损失,会给予妥善的解决,而对于打砸的人员,将联合公安机关调查,对违法者将进行严惩。

  处理此事的警官表示,目前案件还是以对商户录口供为主,会根据相关当事人提供的线索进行深入的调查。(请市民胡先生到本报领取线索费80元)文/图  记者焦健 实习生 朱浩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木偶大师世博会献艺 展示闽南民俗 下篇新闻:民俗字世博会大放异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