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宗师传奇》开机 非遗项目将设红黄牌

  图一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郑学虎(右)与老艺人胡允早在排演周末新剧。

  图二为“炭花舞”表演时的精彩场面。

  图三为演员正在表演哈萨克族熊舞。

  《黄梅戏宗师传奇》开机

  综合本报和新华社武汉电 (陈健雄、王政)电视连续剧《黄梅戏宗师传奇》5月8日在湖北黄梅县开拍。目前,主要演员已齐聚黄梅,系统学习黄梅戏的历史、唱腔、表演等。 

  《黄梅戏宗师传奇》根据作家周濯街的小说《黄梅戏第一代宗师——邢绣娘传奇》改编,讲述邢绣娘为追求黄梅戏事业跌宕起伏的一生。邢绣娘生于清乾隆年间,黄梅县孔垅镇邢大墩村人,既是当时鄂、赣、皖三省黄梅戏界的代表人物,也是黄梅戏从民间小戏发展成高台大戏的奠基人,乾隆皇帝曾御赐其为“黄梅名伶”。 

  该剧由执导过《宝莲灯》、《封神榜》等多部电视剧的台湾导演吴家骀操刀。邢绣娘的扮演者曹曦文表示,出演这部电视剧之后,迷上了清丽婉转的黄梅腔,对黄梅戏的来源和历史也有了很深的了解。据悉,著名演员张国立、张铁林、王刚等也将在剧中扮演重要角色。

  黄梅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2006年6月,湖北黄梅县和安徽安庆市分别申报的黄梅戏同时列入首次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黄梅戏宗师传奇》讲述了一代宗师邢绣娘的传奇人生。此前的2009年11月,北京等地的戏剧、影视、文学方面的专家就剧本的修改应邀在该县举行了座谈会。

  非遗项目将设“红黄牌”?

  单档布袋戏周末免费演(见图一)

  一人撑起一台戏,传承却需众人和。浙江温州平阳山门镇单档布袋戏传承基地周末剧场近日启动,每周六有免费演出。今年,平阳县将在传承基地的基础上使出保护“组合拳”,政府民间联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驾护航”。除了周末剧场,在政府支持下传承基地还会有一系列动作:编撰《平阳单档布袋戏》一书,采访健在的30多位布袋戏艺人,已故的近10位艺人家属,逐个、深入调查与平阳单档布袋戏相关的人和事;鼓励艺人创编适宜中小学生观看的新节目,组织艺人走进山门、南雁、腾蛟等乡镇学校,免费为学生表演布袋戏等。

  “炭花舞”舞出财路来(见图二)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七江乡七家铺村胡光河、胡光旦等数十位农民艺人,因舞“炭花舞”,舞出“财路”来了,获得可观的“舞蹈”收入。今年,七江乡政府已将此舞列入产业开发项目,并与旅游开发结合,计划投资500万元进行开发。“炭花舞”表演时,将木炭点燃,表演者双手把握着竹竿,踏着音乐节奏,甩动灯笼,翩翩起舞,木炭的火花便四射开来。目前,七江乡的七家铺和鸟树下等地的数百艺人会此舞。2009年3月,此舞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疆举行大型文艺汇演(见图三)

  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业文艺汇演近日开幕,来自新疆各地的2000多名各民族演员,将集中进行51场精彩演出。此次文艺汇演是近年来新疆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专业文艺汇演,演出将持续到5月18日。

  (本栏稿件由殷新宇整理)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黄梅戏宗师传奇》开机 非遗项目将设红黄牌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