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25名政协委员建言:出台历史建筑认定标准

25名政协委员联名建言保护沈城历史建筑——

啥是历史建筑?标准赶紧定

世界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如何加以保护和利用?5月26日,中国世界遗产地政协主席联席会第十六次会议在沈阳举行。会上,沈阳25名政协委员联名建言尽快出台历史建筑认定标准。

现状:老建筑物破坏严重

目前,沈阳共有1100多处文物古迹,60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10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沈阳也是全国第一个颁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城市。

如今,沈阳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的保护现状如何?沈阳第一机床厂搬迁了、沈阳重型机器厂有了新规划……市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造型、体量、风格、色彩能代表沈阳历史文化的建筑物、建筑群和街区正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城市的发展不能没有历史的传承。委员们纷纷表示,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给城市的历史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空白。就像“新乐遗址”一样,没有当年的保留,怎么判定沈阳具有7000年人类居住的历史呢?

名城:保护意识亟待加强

新乐遗址、一宫两陵、东三省总督府、张氏帅府、金融博物馆、工人村,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沈阳城市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随着城市建设日趋现代化,遗迹、古建筑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原汁原味的城市特色越来越少。新修改的《文物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历史文化名城的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由国务院撤销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沈阳历史名城文化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1986年沈阳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经20多年了,但就目前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而言,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没有系统的名城建设保护规划,一些街区不同程度地存在违建等破坏环境风貌的现象;由于没有立法约束,名城保护工作并没有全面规范;由于保护意识不强,人们受利益驱使,施工前不办理勘探审批手续,个别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轰然倒塌,永远消失。

建言:尽快出台认定标准

当天,参加中国世界遗产地政协主席联席会的委员纷纷指出,高楼大厦、宽敞马路不一定就是国际化大都市,以名城文化来宣传,或许能给城市带来更多商机!名城保护不是落后、保守,是人们对历史的尊重。

失去的已经无法再现,存在的不应再成为令人遗憾的回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是整体格局、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保持历史风貌的延续。为此,沈阳市政协委员联名建议,有关部门应尽早出台历史建筑认定标准,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历史旧宅保护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确保已有的历史建筑和街区不再继续消失。

此外,还应深入挖掘抗战文化内涵,推出“抗战文化旅游”,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历史。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昭陵二骏修复入攻坚阶段 中美专家默契合作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