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年内难团圆 二骏回归曾经有转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修复工作现场

六骏团圆梦年内难实现(图)

过去几十年中,曾有多位考古学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建议“昭陵六骏”在中国团聚,却一直未能如愿。2009年年初,美国宾大博物馆在收到一笔校友的捐赠款之后,决定对“昭陵二骏”进行修复和保护。

过去几十年中,曾有多位考古学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建议“昭陵六骏”在中国团聚,却一直未能如愿。2009年年初,美国宾大博物馆在收到一笔校友的捐赠款之后,决定对“昭陵二骏”进行修复和保护。陕西大明宫积极促成此事,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圆中国人做了几十年的“六骏”团圆梦。

二骏回归曾经有转机

中国人尤其是陕西人,对“昭陵六骏”有着深厚的情结。“石马失群超海去”,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诗中所说的就是“二骏”被盗一事。于右任是陕西人,早年曾去观摩过“昭陵六骏”,到台湾以后也曾为“六骏”团聚多方奔走。

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夕曾向美国社会名流询问:送什么礼物给中国最好?当时居美的杨振宁提议将“两骏”送回,然而这一意见未被采纳。

“二骏”回归也曾出现过转机。1986年夏,考古学家石兴邦到美国考察时,与美国哈佛大学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一起到宾大博物馆观看“昭陵二骏”。宾大博物馆馆长戴逊先生和张光直是好友。在张光直的斡旋之下,戴逊表示愿意考虑将两件藏品归还中国,但提出中方用几件文物作为交换。

当时正值一个美国考察团访问西安。代表团中的凯赛尔先生是戴逊馆长的挚友,他在参观西安碑林时,发现“四骏”解说牌上写着,“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两骏被美帝国主义分子盗去,现藏美国费城宾大博物馆”。凯赛尔十分生气,在写给戴逊的信中说,“如果这是真的,我感到羞耻,请你把文物还给中国。如果不是,也请你告诉他们,希望能阻止这样的谴责。”这封信大大刺激了戴逊和宾大校方,“二骏”回归暂停了进程。

十月回家有困难

近10年来,一批关注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爱国人士,一直在为二骏回归努力着。

旅居美国的张长春堪称其中优秀的民间推手。张长春是西安人,1995年赴美深造后定居在美国,现为美国费城博懋大学的教授。2001年,他在好友王友群的感召下,与“昭陵六骏”结下了深深的情缘。现在,张长春与宾大博物馆维持着良好的关系。

王友群也是地道的西安人,读大学时,他常到西安碑林博物馆练习英语口语,逐渐对“昭陵六骏”产生了极大兴趣。2000年,王友群远赴美国费城圣约瑟夫大学深造,面对宾大博物馆珍藏的“二骏”,一个促“骏”聚首的想法油然产生。一晃十年过去了,从民间的自发行为、个人的不懈奋斗,到最终使 “二骏”回归成为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项目,王友群历尽甘苦。

不是每一个美国人都能理解中国人对六骏团聚的期盼。”王友群告诉《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二骏”回归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赴美修复“二骏”只是这个问题的一部分。中美双方在修复过程中不断接触,都会给回归谈判带来机会。

大明宫是唐太宗李世民建造的宫殿,“昭陵六骏”的雕刻与大明宫的建造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两者之间的渊源可见一斑。

几年来,大明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一直在为“二骏”回归努力着。今年10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要开园,大明宫曾经的目标,就是在开园之际迎来“六骏”团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判断,还是有困难。”王友群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他表示,未来还是有希望的,宾大正在考虑此事,但还是需要一个过程。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