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宋代壁画墓葬整体搬迁 整个过程15分钟

本报邯郸16日电昨日,磁县宋代壁画墓葬整体搬迁工作顺利完成,此为我省首例同类砖室壁画墓整体搬迁工程,工程由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考古队完成。

昨日上午8时30分,记者在搬迁现场看到,考古人员用石膏等材料在墓穴外围做了一层防护,在墓穴东北角处搭置有一个平台,平台上放置了4根铁轨作为底座,墓穴整体吊出地面后将放置其上。深坑中的墓室下方已被整体架起,墓室成为一个可以移动的整体。考古发掘前期为了防止墓穴进水,在墓室所在墓穴的西面,文保人员挖了一座深水井,阻断地下水进入墓穴。9时许,吊装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将8根钢索吊钩在墓室底座上固定。10时10分许,随着现场指挥一声令下,吊车缓缓上升,墓室被完整地移动,整个移动过程持续近15分钟,10时25分许宋代壁画墓葬成功整体搬迁。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张羽介绍,这座宋代古墓全长8米,直径为3米,深3.5米,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当时在做保护固定层的时候,我们也惊叹于当时古人的工艺,整个墓室都是单砖结构,不是直上直下,而是非常有层次的斜着砌,工艺水平相当成熟。”张羽对记者说。

据考古人员描述,墓壁共分七壁,皆有彩绘壁画,内容以宴饮为主,生动描绘了墓主人奢华的前世生活。墓内壁画采用绘画和砖雕相结合的手法,在灯檠上放置白色瓷碟,与实物相结合,表现手法较为独特。整座墓葬的建构和绘画均采用仿木建构,不仅彩绘了9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而且砖雕出了灯檠、案桌、椅子等日用家具。其中位于正东的夫妻饮宴交谈图、正北的仕女抱瓶西行图和西南面的仕女、儿童玩耍图都线条流畅、人物刻画生动,传神地将墓主人的前世生活体现,壁画以红色为主色调。张羽介绍,“当时的墓葬有‘视死如视生’的讲法,就是说人死后,家属在下葬时让死者生前有什么,死后入葬仍有什么。所以这座墓对研究当年的民俗生活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据现场负责文物保护的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考古队队长马洪星介绍,这座宋代古墓是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考古队在“南水北调”考古发掘中所发现的37座汉、宋元、清代古墓葬中的一座,属于当地的家族墓葬群中的一座,墓主人可以确定为一位40余岁的女性,但身份暂时无法确定。墓室整体搬迁后就在现场进行水分风干,时间为一个月左右,之后再搬运至磁县北朝历史文化博物馆。

责任编辑:l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