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端午民俗破火眼消失 民俗基于古代科学
昨天是端午节。昨日记者在夫子庙街头就“如何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民俗传统”做了随机调查。约有90%的年轻人(18-28岁)只知道“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其他便一无所知了。只有一些老年人(60岁以上)能说出一些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插艾蒿、饮雄黄酒、划龙舟等等。
民俗专家王涌坚感慨地说:“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都讨厌一些繁文缛节,宁可花几百上千元去买几个高价粽子,桌前已少有一家人围坐包粽子的亲情,祖上留下的优秀文化传统渐渐消失了。要继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年轻人要对传统文化给予更多包容,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方能代代相传。”
老人包粽子年轻人买粽子
前天,七家湾社区民族之家里举办了迎端午活动,社区居民代表以家庭为单位围坐一桌比赛包粽子,此外还有诗朗诵、游戏比眼力等活动,热闹非常。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包粽子能手动作飞快,其中一个家庭还包出了四角粽子,引来周围人的啧啧称奇。据说,这四角粽子还不算什么,有的人还能包出八角粽、十角粽,只是这种技术会的人越来越少了。
七家湾社区金主任说,其实社区原本想组织一场祖孙三代包粽子大赛,但是因为现在年轻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学,都没时间,只好改成留守家中的老人们来参加活动了。“现在年轻人大多数不会自己包粽子了,都买着吃了。就这些老人们还喜欢自己动手,还保留着这个传统。”
一位刘妈妈说,其实在过去,过端午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家家要在端午节这天打扫卫生,洒药水驱虫,孩子们要挂上香荷包驱邪驱蚊,然后大家还要一起去看赛龙舟,呐喊助威,“不过现在这些都没有啦,大家过节越来越简单了,吃吃粽子就算过完节了。”
南京民俗“破火眼”消失
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究竟是什么节?意味着什么?“大多年轻人也只是从课本上大概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实端午节是中华文明流传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早在屈原前两千多年就存在了。”
王涌坚说,端午节其实是一个祭祀龙的节日。早在4000年前江浙一带有个百越民族自称龙的传人,所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都会打造独木舟,刻成龙的样子赛龙舟,同时用竹筒包米扔到河里,用来祭祀龙。这一传统在中华民族各地传播后被各地引用并改造,在2500年前开始与各地名人结合在一起,“湖南人用端午纪念屈原,江苏用端午纪念伍子胥,宁波用端午纪念越王勾践,虽然纪念的人不同,但是吃粽子和赛龙舟这两种传统都是一样的。”
此外,对于百姓来说,农历五月初五也被称为“毒月”“毒日”,“这一天‘毒气’冲天,毒蛇、蜈蚣、蜘蛛、壁虎、蚊子等等害虫都出来了,所以家家户户要用石灰水清扫屋里屋外,用药草熏,人们要喝雄黄酒健体强身。”王涌坚说,对于南京人来说,还有些特殊的民俗习惯,比如这一天要吃“五黄”和“炒五毒”。“五黄”包括黄瓜、雄黄酒、鸭蛋黄、黄鱼、黄蟮,“炒五毒”是将银鱼、虾米、茭菜、韭菜和黑豆腐干放在一起炒,是端午节要吃的。
此外,“破火眼”也是南京人独有的习俗,“在端午节这天,要把清水放在太阳下晒,滴入雄黄酒,投入铜钱,至中午时全家人都要用这个水来清洗眼睛,这样可以保证一个夏天甚至一年眼睛不生病。”王涌坚笑称,端午节可以称为古代人的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这里的很多民俗都是在古代科学基础上传下来的。但是现在,这些民俗习惯已经消失了。
粽子也要与时俱进
前几年在莫愁湖、玄武湖,每至端午节,都还会有些单位组织龙舟赛,但是近几年这种热闹的场景越来越少,大多数人将端午3天假期视为休息日,窝在家里。至于包粽子,更没有这么闲心了。王涌坚说,过去包粽子算女红,女孩子们心灵手巧,能包出三角粽、四角粽、斧头粽、枕头粽、圆粽、牛角粽等,但是现在市面上只有三角粽了,而且年轻人只会买粽子不会包粽子。
“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既需要年轻人给予更多包容,作为文化的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王涌坚说,就像中秋月饼,高油高糖,不算是健康食品,但是有人就开发出新式绿色月饼,“苏式月饼就卖不过广式月饼。”同样,现在也有不少地方开始出现绿色粽子、香叶粽子等等,向现代生活观念靠拢,让年轻人喜欢和接受。
“现在大家过什么节日都一样,要么全家到饭店大吃一顿,要么几个人打几圈麻将。民俗味儿越来越淡化,而圣诞节、情人节反而成了中国人必过的节日。咱们都是中国人,不能忘了自己的根,不能忘了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王涌坚说。(贺沂沂)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