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锋从磨砺出 老字号龙泉宝剑的发展之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龙泉宝剑历史悠久,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56年,浙江龙泉组织宝剑艺人,先后成立宝剑生产小组、宝剑生产合作社和龙泉宝剑厂。龙泉宝剑曾被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和友人。改革开放后,龙泉个体剑厂、剑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有大小剑厂、剑铺百余家,从业者近万人,年产宝剑百万余把。如今龙泉宝剑作为武术健身器械、家庭装饰、艺术藏品而受到人们喜爱,畅销海内外。

龙泉宝剑厂成立于1956年。当时没有商标,铸剑刻上“龙泉县宝剑社制”,曾标“龙渊古剑”,上世纪70年代标“龙泉古剑”“龙泉宝剑”。通过龙泉宝剑生产小组、龙泉宝剑厂几代工人的努力,1979年把“龙泉”二字定为公司商标,同年向国家注册“龙泉”牌为龙泉宝剑的保护商标,从此对龙泉宝剑的制作工艺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前,龙泉市内只有龙泉宝剑厂独家生产制作“龙泉宝剑”。由于龙泉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知龙泉小城者不多,但知龙泉宝剑者甚广。到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龙泉宝剑厂的体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宝剑厂拥有技术业务优势的职工陆续离开,去创办个体宝剑铺或经营刀剑店。因此“龙泉宝剑”商标的管理也陷入了混乱,各私营刀剑厂家违法使用“龙泉宝剑”和“龙凤七星”商标并在市场上销售。各私营刀剑厂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降价、以次充好等恶性竞争现象层出不穷,使原供不应求的龙泉宝剑声誉日渐低下。

面对上述情况,龙泉宝剑厂及时对龙泉宝剑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材料和工艺品质数据库。1987年,在浙江省标准计量局的指导下,制定了浙江省龙泉宝剑质量标准。这是有史以来给龙泉宝剑制定的第一个质量标准,使中国宝剑生产步入有质量标准的时代。

2003年9月,龙泉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国有龙泉宝剑厂改制,把这一传统品牌推向市场运作。2004年,龙泉宝剑厂有限公司成立后,把重新树立“龙泉宝剑”品牌形象放在了工作的第一位。

公司在市内对其他刀剑厂家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后,挑选讲质量、有信誉的16家刀剑厂家许可使用“龙泉宝剑”商标,同时要求使用“龙泉宝剑”商标的厂家必须按标准生产,按规定价格销售;对行业内规模小、质量差的厂家或小店经营户不予许可使用。

龙泉宝剑厂有限公司成立后,在市工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法对市内外假冒的“龙泉宝剑”商标侵权行为进行打击。同时,公司制作了防伪商标,电码防伪并加强了商标的使用管理。

公司还建立龙泉宝剑企业网站,介绍龙泉宝剑文化,推广各式宝剑产品,加强各地交流。2005年,公司与金山软件公司合作,为其网络游戏《剑侠情缘2》打造九剑。该游戏拥有几百万玩家,对于提高龙泉宝剑知名度具有重大作用。之后,公司又和著名导演张纪中拍摄的电视剧《碧血剑》合作,为其打造剧中用剑。此外,龙泉宝剑还获得西湖博览会“最受公众欢迎的中华老字号”奖、“中国工艺美术师精品展览会金奖”等荣誉。

近几年,龙泉宝剑厂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把产品定位在中高档精品宝剑上。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开发,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制工艺传承基地旅游文化景点,在厂区内建立“欧冶遗风”景区。客人在观赏的同时,还可以亲身体验打剑、磨剑工艺。

“龙泉宝剑”商标由龙泉宝剑厂有限公司拥有后,并没有限制其他宝剑企业的发展,反而还促进了行业内各厂家创立了新的品牌,如金龙、蒋氏、郑氏都拥有自己企业的商标,做得很好,甚至是行业内的前几名。一个行业的发展,靠的是产品质量、企业管理水平等,大家共同使用一个品牌,其劣势已为实践所证明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龙泉市宝剑厂有限公司接管后,对“龙泉宝剑”品牌的运作是成功的,以 “龙泉宝剑”品牌为龙头带动龙泉市整个宝剑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开发高档宝剑市场上获得了很大成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上升。(张叶胜)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