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祭伏羲22日举行 6项祭祀议程5000人参加

  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将于22日上午在天水市举行。21日下午,中共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节会组委会副主任王光庆说,举办2010年公祭伏羲大典暨第21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对天水正在加快实施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发展战略和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有特殊意义。

  21日下午,天水市官方主持召开2010(庚寅)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21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王光庆表示,公祭伏羲大典祭祀议程有奏乐、击鼓鸣钟、恭读祭文、乐舞告祭、敬献花篮、瞻仰圣像六部分组成,届时约5000人参加祭祀活动。

  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琴瑟,创作了乐曲,制历法,尝百药,立九部,设六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王光庆说,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境内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遗存。自古以来,天水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就在渭水流域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自秦汉至明清,伏羲作为三皇之首,祭祀不断,相沿成习。

  1988年,“羲皇故里”天水在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恢复了历史上的公祭伏羲典礼,并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2005年开始,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0届。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

  记者在此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0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紧紧围绕“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凝聚全球华人、打造祭祖圣地”这一主题,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隆重严谨、节俭务实”的原则,活动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文化厅、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甘肃省台湾事务办公室、甘肃省旅游局协办,中国侨联、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为支持单位。(张玉玺 朱世强)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观音故里在四川? 经济唱戏又有神仙被搭台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