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的新掌门:尹智君 带着大碗茶走向世博

“京味儿真美,我带着那童心,带着思念么再来一口大碗茶……”这首《前门情思大碗茶》唱了二十来年了,北京人如今还都把老舍茶馆叫做“大碗茶”。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老舍茶馆已经是咱北京城的一张“名片”了。

1979年尹盛喜带着一批待业青年,在前门楼子底下,以大碗茶起家,1988年成就了老舍茶馆。一百多位外国元首政要先后光临,使得老舍茶馆名扬遐迩。

学酒店管理的尹智君,从1992年来到她父亲的老舍茶馆。这里有她的用武之地;她认同茶馆起家的两分钱一碗的大碗茶,喜欢晚场在这里表演的京韵大鼓、含灯大鼓、手影、口技和京剧。接班以后,茶馆如何发展的问题,也引起她的思考。她从练内功做起,自己选修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博士学位,引进了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聘用了有北京大学管理学历和新加坡工商硕士学位的总经理,带领她的团队在“茶”字上下了大功夫。

尹智君利用老舍茶馆扩展营业面积的机会,把老北京的大茶馆、清茶馆、餐茶馆(二荤铺)、清音桌茶馆、书茶馆和野茶馆六类传统茶馆集于一身,其中四合茶院最为抢眼。门档、金柱门、石箱、照壁、垂花门,她把老北京的四合院建在了楼房里面,为品茶营造良好的氛围。她办茶文化展览,介绍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办茶文化节,最近的一届还引进马来西亚的拉茶和娘惹茶表演,那是中外茶文化的交流;北京奥运会前,她以中国茶品中的红、绿、黄、黑、青茶象征五环五色,以白茶为底,把中国六大茶类与奥运挂钩。罗马尼亚大使夸赞说:“这样和奥运联系,使我在三分钟里记住了中国茶的分类。”罗格夫人在奥运前偶然看到了五环茶的展示,她很高兴,事后专门派人送来珍贵的奥运金五环杯作为褒奖。中国的茶和北京的茶馆,能和奥运会如此密切地结合,真是绝佳的创意啊!

今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老舍茶馆的世博茶艺,走上了世博园区内的宝钢大舞台,也上了北京花车,还带上了传统的“每碗2分”的大碗茶。一位在北京工作过的上海老人,带小孙子过来了,一定要一碗真正的大碗茶。工作人员解释说,因为消毒问题,在世博会上只用纸杯供应观众。这位老人很执着,一直找到高层领导,破例请他用茶。他让孙孙捧着大碗喝了茶,还说:“离开北京30年了,就想再到北京喝一次大碗茶。这次让小孙子能品一品京味儿大碗茶,知足了。”一位在京留过学的日本友人矢代久美女士,来到世博会的北京舞台,一晚上没挪地界儿,和尹智君深情地说起了《前门情思大碗茶》,尹智君邀请她一起登台同唱。她的曲子唱得很准,只是歌词记得不太准了。回国以后,她马上给尹总来了封信,说:“北京是我的第三故乡,离开以后,每每回忆得以泪洗面,这次没唱好,下次再来京,一定练好歌,再来找您。”尹智君马上给她寄去了歌曲的光盘,约她再来时一起唱那首京腔京韵的歌:“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它直传到天涯。”(陈援)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夏至之日话地坛 夏至祭地曾是最隆重的礼仪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