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避邪”工艺品很难进入大商场

端午节除了划龙舟、吃粽子等传统习俗外,孩子们还有穿老虎鞋、系红肚兜、挂鸭蛋网、戴百索子等习俗,人们认为这可以驱邪避凶,保护平安。然而今天,这种习俗正在逐渐淡化。笔者走访市场调查发现,能买到这类儿童用品的地方十分有限,且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老年人。

端午佳节挂荷包-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端午佳节挂荷包

大商场里没得卖

昨天,笔者走访发现,金鹰、万家福等市区大商场完全没有端午节民俗商品的踪影;东关街的特色民族手工店也没有上述儿童用品;而在各大超市,同样空空如也。市区某超市负责人解释,这类商品是薄利的,且消费人群比较少,这是他们没有进货的重要原因。

笔者了解到,要想在扬州买到端午节儿童用品,只有在几个地方: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和沿街地摊。其中,小商品市场的品种相对比较全,不过,进货量也十分有限,曲江商品城一商铺的店主告诉笔者,在端午节前一个月,他们陆续开始进货,相对畅销的虎头鞋只进了大几十双,现在已经基本售完,“这类东西需求量有限,我们也不敢进货太多。

少有年轻人问津

笔者了解到,端午节儿童用品的消费人群集中在中老年人,几乎没有年轻家长。在东方商品城入口处一柜台,虎头鞋、百索子、虎头枕等商品应有尽有,款式新颖;肚兜也有了升级版:外形上结合了现代元素,出了纯棉卡通版的。店主余女士告诉笔者,这类商品相对于其他批发零售商品并不好卖,买的人不多,而且是时令性的,过了端午节就卖不掉了。

余女士告诉笔者,近几年来,端午节儿童用品的销售一年不如一年。今年,在她这里买的主要是中老年人,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幼儿教师和在园林工作的人。幼儿园老师会在课堂上用,而园林单位会在端午节搞活动的时候用。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