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寿桃丸制作技艺入围国家级非遗推荐名单

记者昨天从天津市非遗中心了解到,作为本市首个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医药项目,“达仁堂清宫寿桃丸制作技艺”进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遗推荐项目名单,打破了天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方面“零”的记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柳长华教授告诉记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中医药项目全国共有82项,涉及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等方面。同仁堂、胡庆余堂等知名老字号分别进入第一、二批国家级名录(传统医药类)。入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必须是百年以上、三代以上传承历史。

达仁堂制药企业综合管理部的蒋立纯部长介绍,清宫寿桃丸原名“蟠桃丸”,是清代乾隆朝御用延年益寿的珍品,清宫寿桃丸最早记载于《清宫医案》的乾隆朝医案中。这种药有补肾生精、益元强壮之功效,药性平和。

传统医药的三大尴尬

问题一,中医独门配方,难以批量生产。很多传统中医药面临失传危险,急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问题二,民间医生没有“执业资格”。按照我国《执业医师法》,不少民间老中医没有行医资格认证,这种人如果看病属于“非法行医”。问题三,传统医药专利保护难。现代知识产权法无法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责任编辑:huiju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