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房屋拆迁挖出贞节碑 光绪表彰90岁寡妇(图)
当年清朝光绪皇帝亲自表彰的一块“贞节碑”,流传到现在,成了一座房子院墙的地基石。而当年被表彰者的第五世孙,也就是现在碑石的主人,埋碑石的目的是防丢失。13日,记者在山东青岛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院后社区了解到,该社区近日在拆迁时,遇上了这样一桩稀奇事,碑石的主人表示,拆出来后,希望为碑石寻一个合适的场所保管。
“圣旨”碑头先现身
13日下午,记者来到院后社区时,发现村庄大片房屋已被拆除,只留下村子两头的房屋还有一些没有拆。在社区临时办公的场所,记者见到了院子里的“贞节”碑的碑头。整个碑头看起来像是花岗岩材质的,长约七八十厘米,高约五六十厘米,宽约二三十厘米,平躺在地上,记者与其他两人将其竖起来,颇费了番力气。
记者看到,碑头前后两侧雕着相同的图案,都是两条龙的形象,在栩栩如生的双龙环绕中,“圣旨”两个大字显得尤为醒目。社区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近日在拆迁中,村民周泽清家拆出来的“宝贝”,就是一块“贞节碑”,现在只有碑头留在外面,碑身还没有拆出来。“圣旨,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真的‘圣旨’俩字啊,”一名旁观的村民兴奋地说。
埋房下40多年防丢失
随后,村民周泽清赶了过来。高高瘦瘦的他,外表中透着朴实。他告诉记者,这是自己祖上留下来的“贞节”碑的碑头,碑身埋在自己房屋院墙的底下,等过些时日拆掉老房子时,就会“重见天日”了。
“ 这是40多年前,盖房子时埋下去的,”周泽清说,当时这块碑整个立在村子的马路边,那个时期比较乱,自己就搬了回来,毕竟这是自己祖上的“荣耀”,自己有责任保护好它。搬回来后,害怕弄丢,后来想出一个好办法,就是埋到房屋下面当基石,就不会“丢”了。这一埋就是40多年。
近日,村里正在进行改造,这又让老周添了一桩心事:这块碑可如何是好呢?找到社区,社区表示,等挖出来后,可以找专家来进行鉴定,若有历史价值,可帮助它寻找一个合适的场所。
相关新闻
“主人公”流传了五代
“在埋到地下前,我把碑上的文字详细抄写了下来,”周泽清说,希望这块碑及碑文能有点文物价值。随后,他从家里拿出了一本黑皮日记本,本子里只使用了一页,就是抄录了碑文。根据碑文,可以大体得知,这块碑是光绪20年(1894年)时,光绪“旌表贞节孺人周公朝祯原配纪氏”而立,200多字的碑文大意是:纪氏祖籍城阳小北曲,19岁时嫁给了院后周京西的儿子周朝祯,三年后周朝祯得了肺病,久治不愈,纪氏悉心照料,又过了五年,周朝祯病亡,纪氏拉扯着孩子,含辛茹苦,始终没有再嫁,一直到九十多岁才亡故,此时膝下已是儿孙满堂。光绪帝得知此事后下圣旨表彰了纪氏。
周泽清说,自己恰好是碑文中所提周朝祯的第五世孙,旧村改造后,碑石再无处安放了,希望能找个合适的部门保管。而社区表示,拆出来后,将及时联系文物部门进行鉴定等。
新闻延伸
旧村改造频见碑何处栖身待解题
近几年,青岛李沧、城阳等地旧村庄迎来大规模拆迁改造,不少地方发现的石碑、古井、寺庙等历史遗留物均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据悉,目前我市除了平度、胶州、即墨等区市博物馆之外,多数区市还没有专门收藏当地历史遗留物的集中地。上个月,李沧区也“出土”了两块清代光绪年间的“贞节”碑,其去处是先栖身李沧区文物管理所,寻合适机会向社区展出。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可采取在遗址公园、林地、寺庙等地集中建小型碑林、小型博物馆等场所,让本市的历史文物有珍藏之处。
责任编辑:依侬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