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闹市住着百岁土地爷 拆与不拆令社区为难

长沙有个小区,小区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土地爷……您觉得这是在编故事吗?嘿嘿,不是,市民陈先生7月16日向记者爆料,这个土地爷就藏身在长沙市营盘西路吉景小区里,现在小区里为了“他”的去留问题起了争执。

身世背景土地庙有了上百岁

走进吉景小区,一位80多岁的何娭毑再三询问后,才肯带领记者去找传说中的土地庙。这座小庙建得还真是像模像样,上香拜祭用的垫子和香炉一应俱全。只是,这位“爷”不仅占了大伙的绿化带,还与周边景物格格不入。而土地庙的上方,正对着一户人家的窗户。

何娭毑说,以前土地庙比现在还要靠近湘江,十几年前,因为江边的房子拆迁,土地庙就搬到了吉景小区。就在上个月,众多信者自发捐款,扩建了土地庙,以前像方凳般大小的土地庙长到了衣柜般大。何娭毑说,土地庙起码有上百岁了,她还没出生的时候,土地庙就存在了。

邻里关系既惹人敬也讨人嫌

“平时他们在这里烧香拜佛磕头许愿,搞得乌烟瘴气。上个月竟然重新给土地爷建了一个新家,难道就没人管吗?”吉景小区居民陈丹说。“我3岁的女儿指着土地庙问我这是什么,我真不好回答呢,都啥年代了,还拜土地……”对于小区里杵着个土地庙,年轻的居民除了发发牢骚,但也不敢较真,把它给拆了。

据了解,吉景小区住户以老年人居多,而所在的寿星街社区是长沙的老城区,是由农村、郊区发展起来的,很多老人对土地爷很敬畏,遇到“初一”、“月半”、“土地节”,人们就在庙前烧香跪拜。用何娭毑的话说,“婚姻、求子、求事业,都可以拜土地爷,很灵验的。”

去留

社区:“拆与不拆我们很为难”

“这个土地庙确实历史悠久,居民们对它感情深,我们社区也不好插手,只能任其自然存在。”寿星街社区李主任说,土地庙是部分居民的心灵寄托,就像清明节祭祖一样,不单纯是迷信。既然历史悠久,土地庙是不是文物?长沙开福区文物管理所张所长向记者表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吉景小区里的土地庙并没有纳入,而且目前在长沙,还没有土地庙纳入文物保护对象的。“如果是居民新建的,就更谈不上保护,该拆除还是该留,应由街道、城管部门定夺。”张所长说。

网友开策

“卓文”:传说城隍爷权力相当大,他可断案、勾魂,土地爷就差多了,只在几户人家转转,做做汇报的事。

“一介草民”:山川、乡村处处都有土地爷来管,而城隍爷才是负责城市某些事情的。居民们肯定拜错啦。

城隍庙:“城”原指挖土筑的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城内百姓的安全,于是城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

土地庙:是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各地乡村均有分布。

龙王庙:一般建在江、河、湖、海旁,为民间供奉龙王的庙宇,多用于求雨、水上求平安。(贺卫玲 戚媛 陈婧芸 倪玲 来源:三湘都市报)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入伏扎堆治冬病夏治 医生提醒贴敷需谨慎(组图)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