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惊魂65小时 洪水破堤危及景区(组图)
战士们正在搬运沙袋,加固河堤。
暴雨来袭水位猛涨洪水破堤危及景区
龙门石窟惊魂65小时(图)
7月22日至24日,黄河中游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导致渭河、伊河、洛河等多条支流发生今年入汛以来最大洪水,当地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受强降雨影响,从24日晚被迫关闭,暂停向中外游客开放。
暴雨过后,独家深读记者迅速赶往河南洛阳,27日上午7:30,当记者赶到龙门石窟景点时,该景区已经完成大部分景区清理工作,除了夜游项目,全部景点重新开门纳客。
水漫洛阳
来也快去也快
龙门告急
虽有惊但无险
昨天7:00,记者下了火车,发现车站并没有任何因暴雨而滞留的旅客,这里跟往常一样,根本看不出它刚刚经历了大暴雨,在火车站等活的出租车司机孙师傅说:“暴雨过后的晚上,水就泄得差不多了。”
洛阳古城地势西高东低,灾情最严重的栾川县正在洛阳东面,就连位于市中心南京路王府井步行街的积水都没过了小腿。除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令中外友人最关注的还有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的安危,龙门石窟位于伊河两侧,而伊河正是水位猛涨的河流之一。24日晚,龙门石窟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景区暂时关闭,具体开放事宜关注景区官网的通告。
记者从26日下午开始给景区打电话询问开放事宜,但电话均在占线状态,直到21:30才打通,当时龙门石窟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西山石窟,其他三个景区明天开放。”没想到第二天上午,所有景区就已全部开放,游客们蜂拥而至。
龙门石窟景区接待科科长王青茹告诉记者:“我们已经一天一夜没怎么合眼了,今天凌晨两点我还到景区里面检查了一遍,早上不到七点就有游客打进电话咨询景区开放的事,好在通过我们的连夜努力,现在景区已经基本运转正常了。”
修补围栏加固河堤
景区仍处高度戒备
记者走进刚刚达到开放标准的西山石窟实地探访,见景区前半段地势较高的佛前路已经基本风干,伊河的水位也回落到了平时的高度,但景区地势最低的老龙窝附近,战士们依然在奋战当中,有的冲水,有的修围栏,有的用沙袋加固河堤。
此时,闻讯而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看到穿着迷彩服的军人还在卖力工作时,纷纷举起相机拍摄下这感人的镜头。一位带小孩的游客告诉记者:“我是从宝鸡来的,虽然现在景区有的地方还有点脏,但这次游龙门石窟我觉得很有纪念意义,子弟兵为游客清路的场面真的让我们很感动。”
除了战士正在清淤外,还有大批工作人员在景区内站岗值班。王青茹说:“我们这两天所有人都在加班,为保证安全,景区安排了工作人员流动站岗,为有需要的游客进行安全指引。”
卢舍那大佛未受洪水影响
龙门石窟景区的工作人员虽然预测到了洪峰即将到来,但却没有料到水势来得如此凶猛,居然冲毁了30米长的伊河大理石护栏。“第二次泄洪高峰到达景区时,我们都惊呆了,原本500m3的泄洪量,到我们这时总量已经达到了1380m3,最深处已经没过了佛前路将近两米。”龙门景区伊河管理站站长、伊河景区防汛办公室主任李忠业告诉记者。
虽然洪水如此凶猛,但仍然没有危及到文物,“没有5000m3的水,是不会淹到卢舍那大佛的。”李忠业说,“景区的佛像所在地势都很高,这次洪水还没能达到这个高度,顶多对近地面地区的一些小窟有一些冲刷作用,大可不必担心。”
记者登上卢舍那大佛所在的高台,这里挤满了看着大佛啧啧称赞的中外游客,一位当地游客对记者说:“龙门流传着一个传说,只要卢舍那大佛在,就不会发生大灾,你看,大佛好好地在那坐着呢,所以龙门石窟这次有惊无险。”话虽有神奇的色彩在里面,但饱含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据了解,由于龙门石窟紧邻伊河两岸,因此景区防汛办公室和龙门石窟保护中心很早就研究撰写了一本防汛紧急预案,这次龙门石窟从接到陆浑水库泄洪通知开始后的一切行动,都是按照这一紧急预案不折不扣地执行的。
回顾 坚守三天熬过危机
记者见到龙门景区伊河管理站站长、伊河景区防汛办公室主任李忠业时,他正在接受媒体的电话采访,昨天他的电话都快被各地的记者打爆了。如今,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李忠业到现在才有时间坐下来,回忆刚刚过去的三天里,那无比紧张的分分秒秒。
24日14:00,龙门景区管委会接到防汛办公室的消息——陆浑水库将在15:00下泄500m3的水,通过计算得出,由于陆浑水库距离景区大概80公里的路程,水到景区大概需要七八个小时的时间。“当时我们并没有慌乱,不能让游客感到任何的不安,另一方面我们是有准备的。”李忠业说。
24日16:00,景区管委会启动防汛工作紧急预案,并迅速计算出洪水下来后最深处有可能将超过景区路面两米。
24日17:00,龙门石窟停止售票,并取消原定的景区夜游项目。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开始对整个景区进行搜山工作,寻找遗留的游客,这一行动耗时将近两个小时。
24日18:00,第一次泄洪的洪峰还没到来,龙门景区便再次连续接到来自陆浑水库和洛阳市防汛办公室的两个通知,水库将再次下泄500m3的水。“接到通知后,我们工作人员再一次进行了搜索工作,确保‘不漏一个点、不漏一个游客、不漏一个文物’。”李忠业补充道。
24日23:10.,第一批下泄的洪水到了龙门景区,来势比预期稍显凶猛,经初步判断,到达景区的洪水量达到了800m3。很快佛前路被淹没,水面超过路面将近30厘米。
25日2:00,第二次泄洪的洪峰又到了景区,水势比上次更猛。通过测算,当时到达景区的水量达到了1380m3,地势最低的“老龙窝”地区,水面超过路面将近2米,洪水冲毁了将近三十米长的大理石围栏。
25日白天~26日凌晨,景区全面关闭,景区内已成一片泽国。全体工作人员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26日凌晨,景区内水位开始下降,水量从1380m3减少到700m3。
26日21:00,洪水量减少到了485m3,达到景区防汛办公室测量制定的安全水量。300余名驻地子弟兵也到达了景区,开始对西山景区进行清淤抢险和栏杆修复工作,他们用运来的沙袋将损毁的栏杆处堵上。“景区防汛办公室平时是有准备的,这些沙袋都是我们原本就有的。”李忠业告诉记者。
27日7:00左右,景区的清理工作完成大半,已经达到接待游客的标准,景区接待处的工作人员接到通知,龙门石窟所有景点在关闭了不到两天后重新对外开放。
27日10:30:据不完全统计,除散客之外,到景区游玩的旅游团超过40个,游客超过1000人。
27日15:00,300余名战士继续抢修清淤,景区客流量已接近正常。
本版文/摄 见习记者 任博 (新报河南洛阳电)
责任编辑:依侬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