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瓦喳“吃尽云南民俗文化”

  如果熟知云南方言的话,“小瓦喳”这个词听起来一定格外亲切。如果纵横过昆明美食界,“小瓦喳”这家店也一定格外亲切,因为这是一家原来在西山区名气很大的农家园,曾一度消失,不过现在,“小瓦喳”在海源中路重建新店了,延续着老“小瓦喳”的文化,以升级的形象,不变的味道开门迎客。地道的“民俗文化”

  “小瓦喳”的老板姓余,据说 “小瓦喳”是余老板的“艺名”,餐厅以“小瓦喳”命名本身就道出了老板本身快乐生活、快乐经营、快乐交友的处世之道。老饕们都说吃菜本身,更是在“吃”一种氛围,一种文化。去“小瓦喳”吃饭,地道可口的滇味农家菜不用怀疑,体验地道的云南民俗文化也让饕餮之行变得别具风情。“小瓦喳”的装修不但有古典的雕木刻花,还有仿古的门窗和隔断。“小瓦喳”的包房命名也颇具代表性:“香碌碌”、“冲壳子”、“雀得很”、“给要得”……以昆明方言命名的雅座小阁,随处可见体现昆明市井风貌的书法漫画,每一间都充溢着云南民俗风情。在这里吃饭,仿佛穿梭在楹联灯幌的老昆明茶楼酒肆之中,情趣十足。老板“小瓦喳”说:“以后还要进一步把云南的民俗、方言用书法、漫画体现出来,把‘小瓦喳’建成一个地道的云南民俗滇味文化餐厅!”

  特色的“山茅野菜”

  在“小瓦喳”,老板“小瓦喳”还对“小瓦喳”滇味的特点、吃法如数家珍,菜品原料的生产、采集、购买娓娓道来,尤其是“小瓦喳”的特色菜“杀猪菜”和独家秘方“阉母鸡”系列极力推荐。“小瓦喳”有多达三百多道令人惊讶的美味菜,不是用几句言语就能讲述出来的,这里的每一道菜,必须亲自品尝,才能知道其中令人惊叹的滋味。老板“小瓦喳”称,吸引顾客的还有几十种从各地州收购来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山茅野菜。荠菜、棠梨花、蕨菜、苦剌花等在这里算是很常见的,虫菜等等罕见的野菜才让人惊艳,仿佛给人一种想吃就吃,吃遍云南山珍的感觉。

  厚道的“活动优惠”

  “小瓦喳”在开业期间,进行全场8.8折的优惠活动。餐厅还推出每天一菜、每菜一块的特价菜,实在划算。在“小瓦喳”吃饭,每桌还赠送“小瓦喳”私房秘制的“九牛力”酒一瓶。最重要的,从原来的云南民俗大排档,到现在颇具档次的民俗文化主题餐厅,“小瓦喳”的菜价依然没有变,相当厚道。只要你去“小瓦喳”里吃过、看过,你就会知道,厚重的老滇味文化,升级又不失本味的滇味菜才是“小瓦喳”一直深受老饕们亲近的原因。 李璞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千秋雅韵”民族民俗 民间文艺展演8月2日上演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