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支援绵竹年画村重建 设想与苏州年画“联姻”
图为绵竹年画村 (资料照片)
7月27日,一封特殊的来信,飞”进了绵竹孝德镇年画艺人尹天润的工作室,令尹天润和众多绵竹年画艺人激动万分。得知在苏州的对口支援下,绵竹已建成了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中国年画村”后,中央领导来信鼓励从废墟中站起来的年画艺人重拾画笔,热情描绘家乡的美好前景,做大做强年画产业。
两年前,一场汶川大地震,让四川绵竹年画陷入了传承、发展的绝境。两年后的今天,一座具有浓郁江南韵味的中国年画村”,在那片废墟上重新站起来,并且产业起点更高、发展前景更广阔。
一个富有创意的设想
据《绵竹县志》记载,绵竹木版年画始于北宋,至清代乾嘉年间步入辉煌,仅门神的年销量就逾千万张。四川绵竹与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并称中国四大年画之乡”。2006年6月,绵竹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一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汶川大地震前,四川绵竹从事年画产业的人员达200余人,年产3万幅。然而,地震摧毁了这一切。现年90岁高龄的陈兴财,是绵竹年画年龄最大的传承人。地震后,老人茶饭不思,伤心不已,房屋都倒了,制画工具、资料、雕版都毁了。”
未曾料想,苏州援建队伍的到来,竟能让绵竹木版年画,有了走向鼎盛的可能。
2008年8月,苏州市对口支援绵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指挥组进驻绵竹,指挥部思考,如何将村落恢复重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通过调研,他们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何不让绵竹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联姻”,借鉴苏州桃花坞年画与高校、与书法艺术相融的经验,绵竹年画自然能做成品牌,获取更好的发展。
四川绵竹年画产业基地项目于去年3月1日开工,今年4月底全面竣工。苏州先后投入3000万元,在绵竹孝德镇箭台村打造了一个含接待中心、展示馆、年画湖和14套年画作坊等8个子项目的年画产业基地。
一场文化遗产的约会”
走进箭台村村口,中国年画村”的五彩牌坊高高竖起。新造的川西民宅青瓦白墙,简约古朴,墙面上随处可见各式年画:抱着鲤鱼的送福童子,神气活现的武将,娇羞丰腴的仕女……
在打造年画村的同时,苏州搭建了各种平台,促进桃花坞木刻年画与绵竹木版年画的交流。
去年3月3日,同心同行桃花坞—绵竹年画联展”,在苏州桃花坞文化创意产业园内举行。联展包括苏州、绵竹两地的200多幅代表作品,并有两地10位工艺大师参加展演。桃花坞文化创意产业园内,设立了绵竹年画永久性展馆和创作、销售基地,希望借助苏州发达的旅游业和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将绵竹年画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苏州援建方还组织了苏州年画大师和苏绣大师赴绵竹,开展年画传习讲座和从业人员培训,探索绵竹年画和苏绣的结合,从而拓宽绵竹年画的种类。
如今,箭台村已经汇聚了30多家前店后院”式年画作坊,近千人在此传承年画艺术、发展年画产业,年画产品已经达到100多种,年产量也从数千幅增加到几万幅,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左右。
苏州援建队伍还在积极协助孝德镇以年画基地为核心,以年画路为主轴,以大乘村农户集居示范点为重点,以4A级景区为标准,全力打造一条农村旅游精品线路,努力做大做强年画产业。预期目标是,通过产业基地等建设,把绵竹年画产业年产值增加到5000万元,农户人均收入从5000元提高到1万至1.5万元。
55岁的尹天润表示:作为年画艺人,我们将继续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来振奋灾区人民的斗志,使绵竹年画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