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展销平台

8月11日上午10时,文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济南市人民政府与山东省文化厅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

本届博览会以“保护传承、合理利用”为主题,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以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览、销售为重点,邀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部分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展、参演,采取实物展示、销售、图片展览、多媒体演示、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等形式,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博览会主要内容

博览会主要活动包括博览会开幕式、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展示活动、交易签约仪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层论坛、国家非遗博览园奠基仪式、博览会闭幕式暨颁奖晚会等。

1、博览会开幕式。10月15日上午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现场将举办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

2、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展示活动。10月15日至18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博览展示以传统美术、手工技艺、饮食医药等开展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以实物展示、图片展示、多媒体演示、传承人现场表演等方式,向全国各地入选国家级、省级名录的项目免费提供700个标准展位。

3、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交易签约活动。18日上午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将组织全国各地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单位,与采购厂商进行会谈、交易、订货活动,最后综合博览会期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交易的成果,将达成协议的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单位汇集一起,集中举行产品交易签约仪式。

4、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10月15日至18日在济南市各主要剧院和部分广场举行。精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代表性的戏曲、音乐、舞蹈等文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演出,全面展示我国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同时,也为博览会营造欢快热烈、喜庆和谐的气氛。

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层论坛。10月17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论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为主题,拟邀请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源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活力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6、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奠基仪式。10月16日上午在济南市槐荫区举行。为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的方式,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交流和培训阵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有一个永久固定的场所,确定在济南市槐荫区建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该园位于济南市区西部,处于京沪高铁济南站附近,是济南市重点投资开发建设的区域。济南市政府将出台优惠政策,引入战略投资,采取市场运作方式推动博览园的建设和管理。

7、博览会闭幕式及颁奖晚会。10月18日晚在济南举行。主要内容一是精选全国有关地区和山东本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精彩演出;二是组委会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奖。

二、博览会主要特点

一是保护与生产相结合。本届博览会展示博览以传统美术、手工技艺、饮食医药等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内容,旨在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成果,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合理利用和生产性保护开发。

二是展示与交易相结合。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博览展示和签约交易,吸引更多采购商家企业参与交易,鼓励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市场流通,融入大众生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强自身传承发展能力的同时,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是博览与展演相结合。博览会专门增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内容。通过文艺团体精彩的演出,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立体地展现在艺术舞台上,让更多群众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四是办会与建园相结合。通过建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长期入住,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博览交易的永久平台,以园促会,以会促园,不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优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民造福。

责任编辑:l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