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真假再遭质疑 “魏武王”称谓成最大疑点

6月15日,河南安阳曹操高陵内架起钢筋铁骨以保曹操墓自身安全,同时为参观者提供了安全保障图据CFP

自从曹操墓在河南安阳发现之后,关于其真假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前日在苏州召开的由河北邯郸古邺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上,与会学者提出,出土石牌中“魏武王”称谓不合理成为曹操墓系伪造的有力证据。

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以及研究三国(曹操)文化的23名学者,共收到论文19篇。学者们从考古、历史、民俗、金石等各个角度对“安阳曹操墓”的真实性进行了深入讨论。

“魏武王常所用”石牌伪造说

曹操墓出土的石牌中,刻有“魏武王”三个字的共有7块,其中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的一块石牌最为完整。关于“魏武王”称谓的合理性和“武”字的写法,与会学者提出了质疑。

河南开封文联书画委员会主任林奎成认为,曹操生前先被封为“魏公”,而后又被封为“魏王”,死后获得了“武王”的谥号,曹操崩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元月,曹丕当年十一月称帝后,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他指出,从曹操死后至曹丕称帝的十个月间,世人对曹操严格的称呼是“武王”。任何史书都没有准确出现过关于“魏武王”的记载,在礼制森严的封建社会,曹操墓中出现“魏武王”的提法显然不能成立。

鲁潜墓志是“埋地雷”

1998年4月,鲁潜墓志出土。这一方墓志,明确指明了曹操高陵的具体地理方位。河南文物部门也承认鲁潜墓志是发现曹操墓重要证据之一。

江苏省书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路平认为鲁潜墓志系伪造。他认为,鲁潜墓志所葬的后赵建武11年(即公元345年),当时的中原河南一带为500万胡人所占领,按胡人葬俗,安阳不可能出现墓志。他还指出,在曹操墓中发掘出土的含有“魏武王”字样的几块石牌与《鲁潜墓志》中的“武”字均把“止”部错写为“山”,专家们遍查几十种篆隶,均没有发现这种写法。石牌与《鲁潜墓志》中

的“武”字有可能为同一个人造假所为。

有意思的是,2009年底,在曹操高陵被正式宣布后,闫沛东、王绩等三学者特意到河南安阳进行田野调查。他们自称,调查中当地人讲,从1998年开始,安阳文物贩子为了卖出好价钱,就已在西高穴村一带埋进了不少“好东西”,以诈人钱财。俗称“埋地雷”。

“鲁潜墓志就是当时‘埋下的地雷’之一”,王绩讲,当地村民徐玉超就曾用尿和泥,制成一块比普通砖大一倍的颜色更青的“古砖”,特别烧制后给了当地一考古学者,后者一直奉若珍宝,珍藏至今。

汉画像石明显有抹黄土做旧痕迹

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教授、魏晋史专家黄震云在会上首次公布了一批新证据,即2008年在西高穴墓正式发掘之前,河南考古方面已在火车上发布宣传文字。与此同时,河南方面还公开了一批画像石。

研讨会上,黄指着放大的汉画像石图片称:“整个图像用现代工具开槽太深,说白了就是用电锯锉的,边框斜打得太过明显,甚至连石头印痕、石头粉末还在的情况下,就只好在上面抹上黄土冒充,凭此一条,曹操高陵即为假”。据《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
上篇文章:全国23名专家齐声质疑:河南安阳曹操墓蓄意造假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